央廣網北京9月17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今年2月份,某家政服務公司的李某和呂某,因涉嫌組織他人偷越國 (邊)境罪在豐臺法院受審。據指控,二人以虛假邀請函騙取中國商務簽證或者旅游簽證,讓數十名印尼籍和菲律賓籍女子非法入境后,介紹這些女子到中國雇主家庭從事家政工作。未找到雇主期間,這些外籍女子護照被收,限制在屋內不許出門,直至一菲律賓籍女子出逃報警案發。
二人受審時透露,北京家政市場對“菲傭”有較大需求,每介紹成功一人,他們向雇主收取2萬至5萬元不等的中介費,同時還會在“菲傭”的工資中扣款。
關于這一話題,《中國青年報》經濟部主任潘圓、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胡鋼進行了分析與解讀。
經濟之聲:菲傭目前在國內是否不合法?
潘圓:“肯定是不合法的,因為我們沒有放開這種低端勞務市場,實際上菲傭應該有一個職業簽證,才能從事相關的工作,但是現在大量菲傭都是通過培訓師、教師,甚至旅游商務簽證,以各種各樣的身份和簽證進入國內的。按照相關的規定,不只是你在中國從事這種勞務需要職業簽證,而且個人也是不能雇傭外國人的,所以雇傭雙方,包括中介公司的這種行為都是違法的。但是從目前看來,國內對菲傭確實有著比較大的需求。
因為菲傭號稱是最專業的保姆,也是勞務市場上的一個品牌。現在確實有很多人需要這種專業的保姆、專業的管家,而且菲傭的英語很好,很多人都很看重這一點。所以雖然這是非法的行為,但是這個市場在私下做的這么大。”
經濟之聲:既然是非法用工和非法出工,如果被相關部門抓住,雇主方包括菲傭本身應該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
胡鋼:“今年3月人社部剛剛修訂了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根據它的第八條規定,在中國就業的外國人應當有三種證件,要三證齊全:第一,他的簽證要是Z字開頭的,這是我們的使領館簽發的。第二是勞動部門發的外國人就業證。第三個是公安部門發的外國人居留證,也就是說一個外國人要想在中國合法就業,需要三證齊全。而且根據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的管理規定,禁止個體經濟組織和公民個人聘用外國人。也就是說,我們的公民是不能聘用外國人的,這是非常明確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種禁止雇傭外國人的規定實際上也是符合國際潮流的。它首先要保護本國人的就業機會,如果大量未經許可的外國人進入國內,本國的就業市場顯然會遭到沖擊,這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都絕對無法容忍的,所以這是國際通例。”
經濟之聲:以前我們聽說的比較多的是美國有好多外國人在打黑工,凡是這種經濟條件比較好的、發展比較好的國家都會遇到這種情況,現在中國也遇到了相應的問題。
潘圓:“因為你有這種市場需求,目前我們的勞務市場亟待升級,為什么人家對菲擁有那么大的需求?就是因為它們在專業化的服務領域積累了品牌和經驗,菲律賓的中學和大學都有家政的課程,甚至有的菲傭能幫業主進行簡單的理財。而我們現在從事這個行業的服務人員各方面還是要弱一些。
如果你能提供優質的服務,你的薪水應該是水漲船高的,實際上現在很多保姆的薪水是不低的,但是好保姆卻是特別難求的,很多人不愿意從事這個行業,因為他們是有心理障礙的,但他們認為所有的行業都是平等的,菲傭也一樣,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這種種原因都導致了勞務的缺口。”
經濟之聲:有些人在國外打黑工被發現了,會被遣送,咱們是不是也有相應的機制呢?
胡鋼:“這種非法勞務行為如果被發現,他的居留許可可能會被吊銷,他如果有所謂的就業證,也可能會被吊銷,他還可能會出境。對中國的雇主來說,因為這個行為本身涉嫌違法,所以你支出的相關費用可能都無法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