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光正 記者吳采平)“按照精裝修的價格進行備案銷售,合同里約定的卻是毛坯房交付標準。”連日來,多名購房者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反映,湖北武漢保利公園九里項目房價備案竟玩起了“花招”,即以精裝修房的名義盡量拿到更高的備案價格,實際上則以備案通過的高價向購房者銷售毛坯房。
開盤拖延房價漲了
購房者李先生告訴記者,去年6月,他接到武漢保利公園九里項目的開盤通知,樓盤給出的預估均價約為1.1萬元/平方米,結果拖到七八月份也沒開盤。此時,置業顧問告訴李先生,預估價格漲到了每平方米1.2萬元至1.3萬元之間。直到去年9月底,武漢保利公園九里才開盤,雖然均價超過1.5萬元/平方米,但由于去年下半年武漢嚴格執行限購限貸政策,在人多房少的火爆行情下,不少剛需消費者還是出手買了房。
李先生說,去年6月份該樓盤推出30、37號住宅樓,成交均價為11152元/平方米。之后,開發商拖延了3個月時間開盤,房價就上漲了4000多元,不少交了認籌金的消費者有點難以接受。
購買了武漢保利公園九里34棟的林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去年6月,置業顧問讓我交了認籌金,等待開盤信息,預計開盤單價在每平方米1.2萬元至1.3萬元之間。但開盤日期一再往后延遲,接連拖了3個月。到去年9月底,終于開盤了,單價卻漲到了每平方米1.5萬元-1.6萬元,100平方米的房子就要多付40萬元,這讓很多像我這樣準備買房的購房者感到吃不消。”
以精裝修價格備案
去年10月初,有些購房者向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官方網站投訴武漢保利公園九里價格太高,沒想到就此發現了另一個問題。記者在購房者提供的資料上看到,有購房者在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長信箱”提問,幾天后得到答復:“該項目五期的33、34和35棟樓均屬于精裝修房,成本上升導致銷售備案價格高于前期。”也有部分購房者通過撥打12345市長熱線咨詢,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回復稱,這3棟樓是精裝修房。
記者查閱李先生等人與開發商簽訂的購房合同發現,合同中明確約定:“買受人已知曉該商品房為毛坯交付標準”。消息一出,眾多購房者這才發現,武漢保利公園九里是以精裝修房的價格向購房者售賣毛坯房。
購房者向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申請政府信息公開。今年3月,購房者收到了《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主要內容是:保利公園九里(十、十一區)備案均價為每平方米14118.33元,含開發企業報送備案的裝修價每平方米2798.21元。
有購房者據此認為,開發商最初備案時以精裝修房為由漲價,實際上賣的卻是毛坯房,涉嫌欺詐。
武漢保利地產公司就此回應媒體稱,該項目不存在欺詐購房者的行為,可能是銷售人員未向買房人說清楚情況。該項目涉及的3棟房源確實是按照精裝修房進行價格備案并公開銷售的,合同中約定毛坯房交付,是因為這批房源屬于“買毛坯房送精裝修”。
涉嫌變相抬高房價
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去年10月后,該局陸續接到保利公園九里項目購房消費者通過電話、網絡以及現場反映等渠道進行的投訴,涉及該項目五期的3棟共計615套房源。武漢市房管部門已安排專人針對相關投訴進行調查,責成開發商與購房者進行對話,擬定提交精裝修方案,并與購房者簽訂精裝修補充協議,以約定精裝修方面的具體事項。按照相關約定,涉事房源交房日期集中在2018年3月,既然銷售備案是按照精裝修房上報通過并進行銷售的,那么開發商就必須按照備案方案向購房者交付精裝修房。倘若連購房者都不知道自己買的是精裝修房,開發商也說不出裝修標準和交付方案,那么開發商就有涉嫌變相抬高房價的嫌疑。如果涉及違規操作,該局將依法依規對保利公園九里項目及開發商進行查處。
湖北省消費者委員會副秘書長蔡浩指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有知悉其購買商品的真實信息的權利,上述糾紛中,開發商侵害了購房消費者的知情權。如果開發商是故意為之,則有欺詐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