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民眾在菜市場選購豬肉。中新社記者 武俊杰 攝
中新網北京4月26日電(邱宇) 2017年以來,北京市食藥監局組織開展多次夜查行動,查獲4起非法交易典型案件,其中,在查獲的部分豬肉中檢測出安眠藥物。
中新網從北京市食藥監局獲悉,今年以來,北京市食藥監局組織對畜禽產品和水產品開展較大規模的夜查行動20次,特別是針對個別違法分子利用夜間在市場外、公路邊從事畜產品非法交易的行為進行了突擊查處,查獲4起非法交易典型案件。
近日,北京市西城區食藥監局根據群眾舉報,連續多日蹲守、摸排,鎖定一輛涉嫌從事豬肉非法交易的廂式貨車,于凌晨組織公安、農業、城管、街道辦事處開展夜查行動,查封扣押豬肉4285公斤。
經對89批豬肉樣品進行檢測,其中有18批水分超標,6批樣品檢出氯丙嗪,司機、貨主、買家各1名已被公安機關控制。上述豬肉標稱來自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某肉類有限公司。
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色譜室負責人楊紅梅表示,氯丙嗪屬于吩噻嗪類藥物,是常見的安眠、鎮靜、催眠藥物。《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第235號公告)附錄3規定,氯丙嗪藥物允許作治療用,但不得在動物性食品中檢出;《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農業部第176號)規定,(鹽酸)氯丙嗪為禁止在動物飼料和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
此前,西城區食藥監局在對轄區內市場周邊夜查行動中,發現問題牛羊肉運輸車2輛,其中1輛車上的牛肉無法提供動物檢疫票據;另1輛車上的牛肉存在檢疫票與實物數量不符問題。執法人員對牛肉采取了扣押措施。
另外,海淀區食藥監局也根據群眾舉報,查獲兩起非法交易肉品行為。
據介紹,2017年年初至今,北京市食藥監系統共檢查食品集中交易市場384戶次,商超便利店和餐飲服務單位畜禽水產品經營者7000余戶次,查辦銷售違法畜禽水產品案件近百起,移送公安機關案件3起。
北京市食藥監局表示,將進一步加大畜禽水產品監測抽檢密度,對不合格產品及其經營者一律向社會公示,對涉嫌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經營者一律依法移送公關機關。(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神舟二十二號飛船載貨飛赴中國空間站 我國2025-11-2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