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5日訊 據北京市豐臺區食藥監局消息,為進一步保障首都人民飲食安全,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風險,推動建立全鏈條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從即日起至2019年,豐臺區將在食品生產、流通、零售、餐飲領域全面推行“批零銜接”制度。
昨日,豐臺區食藥安委召開了豐臺區創建“北京市食品安全示范區”暨食用農產品全鏈條批零對接工作推進大會,市食藥監局食品市場處處長李江、豐臺區食藥監局領導班子成員、各街鄉鎮食藥監管所負責同志、相關協會代表以及全區食品生產、流通、市場、餐飲服務單位主要負責人約1000余人參加會議。會上,豐臺區食品批發市場代表分別與食品生產企業、商場超市、零售市場、餐飲服務企業代表簽訂《批零掛鉤協議》。
據區食藥安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豐臺區食品行業區域分布和購銷特點,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是我區乃至全市食品供應的主渠道,全市75%的食品供應是從批發市場環節流出。2016年我區五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67大類農副產品交易量達1800萬噸,占全北京市供應總量的70%多,但是其中90%來源于外埠,食用農產品經營環境、供應渠道極為復雜,輸入型風險較為突出。
為了進一步防范風險,做好產銷銜接和全鏈條的掛鉤對接,在去年我委實施食品批發市場與供應廠家、基地建立“場廠掛鉤”、“場地掛鉤”產銷銜接基礎上,計劃今年將五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風險防控體系進一步向食品生產、流通、零售、餐飲四個環節全面延伸。
記者了解到,到2019年6月份,豐臺區食藥安委按照“政府引導、行業自律、企業參與”的總體思路,引導批發市場與食品生產、流通、零售、餐飲四個環節全面掛鉤對接,實現對重點高風險食品的有效管控。批零對接后,食品生產、流通、零售、餐飲四個環節的鮮肉、熟食、鮮活水產品等重點高風險食品,將集中從簽訂批零協議的批發市場采購,或者從實行目錄制管理的供應企業直采直購,避免了供應渠道復雜多變帶來的難以管理、難以追溯的問題,進而實現供應基地、批發市場、消費終端環節實現全鏈條掛鉤對接,有助于推動建立全鏈條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
本次會議同時還對豐臺區今年即將開展的“陽光餐飲”工程、深化無照無證餐飲單位綜合治理、啟動“放心肉、放心菜示范超市”建設等8項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