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2018年A股的首個交易日,在權重股和周期股的帶動下,股指全天強勢,截至收盤,滬指上漲1.24%,深指漲1.25%,創業板指也上漲0.97%。股市喜迎開門紅,讓股民感覺到了希望。
縱觀剛剛過去的2017年,滬深股指全年分別累計上漲6.56%和8.48%,但創業板指表現較弱,全年累計下跌10.67%。同花順投資賬本數據顯示,2017年虧損股民比例達64%。
作為2018年首秀,昨天股市表現自然很受關注。早盤滬指高開高走,銀行、證券、保險和石油等權重板塊集體上揚,水泥、煤炭及農業板塊也相繼爆發,兩市出現普漲態勢。截至收盤,兩市2591只個股上漲,660只個股下跌。
從各指數表現看,滬指漲1.24%,報收3348點;深成指漲1.25%,報收11178點;創業板上漲0.97%,報收1769點。上證50、滬深300分別大漲1.69%、1.4%,仍是最為強勁的指數。兩市放量較為明顯,滬市成交2300億元,深市成交2200億元,呈現量價齊升的格局。
巨豐投顧認為,去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央行決定建立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有望釋放超萬億流動性,2018年行情在金融地產、上證50、中字頭、供給側改革等權重股帶動下實現開門紅,市場有望逐步轉強。
“市場收復半年線,截止到14點30分大漲40點,成交超過3813億元,實現開門紅,從技術上似乎又回到牛市。”對A股首日表現,英大證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他認為,去年A股價值投資大放異彩后,2018年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和長期的養老金入市,這兩大邏輯將支持市場出現藍籌股慢牛行情。
對于今年股市情況,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說2017年是“一九”“二八”現象,2018年大概率是“三七”現象,還會分化。這種情況下,機構相對會容易掙錢,一般的散戶相對會比較難。(記者 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