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要上下貫通、左右協同,政府當好“風險預報員”“企業服務員”
放管結合,對絕大多數“走出去”的企業是利好,但也有企業在《意見》出臺后遇到了煩心事。
“《意見》出臺后,限制、禁止類投資領域有所調整,地方相關部門進行了外匯核銷。一審查,我們的第二期資金就被卡住了,正在建設中的項目就斷了糧。”眼瞅著項目“癱在那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合作項目的某地方制造企業負責人急得不行。
采訪中,還有企業抱怨,新政策出臺后,地方相關部門把握不準,遲疑觀望,耽誤了合法合規的境外投資,有的甚至造成“誤傷”。
如何讓政策上下貫通?邢厚媛認為,頂層設計應當精準明確,一把尺子量到底,避免地方在理解上瞎揣摩、在執行上出現跑偏,同時要防范地方懶政行為。“當前正是‘一帶一路’建設播種期,好時機加上好政策,別被懶政拖了后腿。”
新政策落地生根,也需要相關各方“合奏”出更強音。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愛斌介紹,公司近年來為不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提供信息化服務,經常發現一個對外投資項目就有一套管理信息系統,各種系統標準不統一、信息不共享。“建議各部門協同建立一個統一的信息管理平臺,保障監管標準化、透明化、可追溯。”武愛斌說。
記者注意到,新《辦法》的說明里提出,擬建立協同監管機制,通過在線監測、約談函詢、抽查核實等方式,對境外投資進行督察檢查。
張煥騰認為,境外投資管理要上下貫通、左右協同,亟須將政策規范上升到法律層面。“目前我國有關對外投資管理的文件都是部門規章,需要一部覆蓋境外投資各方面全流程的法律法規,提高各部門協同管理效率,也更好保障投資主體的權益。”
放活管好,還得提供優質服務。“服務應該成為管理中的常態。”邢厚媛說,政府既要當好“風險預報員”,加大信息發布力度、提供風險預警,減少企業的信息不對稱;也要當好“企業服務員”,為企業海外投資開展必要的培訓、咨詢等,提升企業風險防范能力。此外,政府應為企業“走出去”創造更好的環境,“在國際層面,應進一步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商簽高標準雙邊投資協定等國際協定;在國內層面,應進一步為企業‘走出去’營造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邢厚媛說。
“放管服做好了,防風險和便利化就不是一道兩難的題,而是一個兩全之策。”張煥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