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12月1日消息,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集團首席執行官西奧·史畢根斯1日在奧克蘭表示,對于仲裁法庭裁決恒天然向法國達能集團支付產品召回費用一事感到失望,將評估這一決定可能對恒天然造成的財務影響,并調低公司股票預期收益。
當天,設在新加坡的仲裁法庭做出裁決,恒天然應向達能支付1.05億歐元(約合1.25億美元),以補償先前達能因恒天然乳清蛋白污染“烏龍”事件召回旗下奶粉產品帶來的損失。
恒天然董事會主席約翰·威爾遜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公司將接受仲裁結果。史畢根斯當天說,仲裁法庭沒有充分考慮恒天然與達能先前供貨協議的條款,特別是雙方責任分擔方面的規定。
史畢根斯表示,鑒于此,將把2017至2018財年恒天然股票的每股收益從先前預期的0.45至0.55新西蘭元(1新西蘭元約合0.68美元),調低至0.35至0.45新西蘭元。
2013年8月,新西蘭第一產業部通報恒天然旗下工廠生產的約38噸濃縮乳清蛋白粉被檢測出含有肉毒桿菌毒素,包括中國在內的海外市場多批次奶粉等產品因此被下架和召回。但隨后的多次復檢發現,污染乳清蛋白粉的是一般情況下不會引發食品安全問題的梭狀芽孢桿菌,而不是致病的肉毒桿菌。
當時,達能集團子公司紐迪希亞向恒天然采購原料。紐迪希亞方面表示,恒天然乳清蛋白污染“烏龍”事件給旗下“可瑞康”品牌造成了嚴重損失,并導致紐迪希亞事后不得不更換原料供應商,再次產生額外成本。達能方面2014年曾將恒天然訴至新西蘭高等法院,但高院當年11月表示,兩家企業應參加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