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小貸和現金貸的監管風暴驟起。據報道,不久前,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的申請設立被全面叫停;隨后,央行、銀監會召開網絡小額貸款清理整頓工作會議,業內預計現金貸監管文件將很快出臺。諸多信息顯示,監管層對現金貸的整頓力度或遠遠大于行業此前的預期。
不少網民表示,監管及時出手,意在防范網貸金融風險。一向野蠻生長的網絡小貸,在監管強化的形勢下,大部分平臺將面臨“生死劫”。現金貸平臺將不得不加快轉型升級,合規有序健康發展。
或臨“生死大考”
網民“宋清輝”表示,各類現金貸平臺覆蓋了傳統金融機構無法覆蓋的借款群體,解決了他們的融資問題。但畸高的借款利率、收費信息披露不明、誘導續貸等行為,讓部分處在灰色地帶賺取高額利潤的現金貸公司備受質疑,而監管的強化是現金貸平臺野蠻發展的必然結果。
網民“蕭玉立”表示,隨著監管的加強,現金貸行業的資金渠道、獲客模式、定價模式等都會受到影響。這也就意味著,現金貸公司依靠高息覆蓋高壞賬的模式將失靈,以往的粗放式經營、游走灰色地帶等做法已不再適用。
網民“于百程”表示,利率和牌照的監管會讓大量的現金貸公司無法持續。只有那些實力雄厚,依靠互聯網數據和技術創新,既能實現低利率放貸又能控制住壞賬風險,同時具有規模效應的現金貸公司,才能最終獲得商業模式的延續。
倒逼轉型升級
有網民表示,在受限的政策環境下,現今網貸平臺唯有加快轉型升級,從源頭上化解存量業務的壞賬風險,才能更好地發展。
網民“聶國春 ”認為,當務之急是配合監管部門整改,規范行業發展。與此同時,實行嚴格統一的現金貸平臺市場準入、經營期運營監管及市場退出機制。
網民“王亭亭”認為,應在政策引導下鼓勵市場的良性、充分競爭,使現金貸既能填補市場空白,又能保證合理借貸成本。
網民“鄭楚彬”表示,為了防止劣幣驅逐良幣,應加強行業自律,推動現金貸企業建立行業協會自律性組織,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要求,不觸紅線,不越底線,為行業健康發展護航。(記者 李會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