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收益4%-5%以上的貨基投什么?
根據基金業協會披露的數據,截至2017年9月30日,全市場貨幣基金共計347只,總規模達6.31萬億元,創下了2015年三季度以來的新高。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止至11月11日,七日年化收益率排名前兩位的貨幣基金分別為國開貨幣和泓德泓利貨幣,七日年化收益均在5%以上。
那么這兩只基金是如何把收益率做高的呢?以國開貨幣A為例,該基金成立于2015年1月,目前規模較小,截至三季末僅為2.3億左右,從該基金三季報不難發現,其資產配置94%以上為債券品種,銀行存款僅為0.03%,配置上以短久期中高等級信用債為主,增加短久期短期融資券、同業存單配置,維持較低的杠桿比例。
另一只鴻德泓利貨幣A,機構和個人持有人各占一半左右,目前規模在1000萬元。結合三季報,該基金債券類固定資產占基金總資產的57%,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為20.83%,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合計為21.14%。
和余額寶相比,這些基金的債券類特別是信用債的資產比例配置大幅超出余額寶的配置比例,這也直接決定了它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超出余額寶一大截。
4 你趕上過6%的好日子嗎?
余額寶自2013年推出起,趕上了幾波貨幣市場的大牛市。2013年6月的錢荒在當時是國內金融行業絕無僅有的一次,同年11、12月回購利率也非常高,余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一度達到了逾6%的峰值。借著這波利率市場的東風,余額寶規模一路水漲船高。
錢荒發生后的兩年間,貨幣基金收益率高企,在“寶寶們”的帶動下,這個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2014年年初至2015年年中時期,由于市場資金緊張,貨幣基金月均7日年化收益基本維持在4%~5%之間,最高的時期2014年2月,達到5.53%。彼時,1萬元放進余額寶大致每天能有1.5元的收益。
5 余額寶規模縮水過嗎?
2015年上半年牛市啟動時,余額寶經歷了一波凈贖回,流動性管理壓力激增。
2015年二季度余額寶規模出現大幅凈贖回,截至6月30日,余額寶規模為6133.81億元,較一季度規模縮水977.43億元,降幅達到13.74%。2015年三季末,余額寶規模繼續下滑,由二季末的6133.61億元降至6039.48億,那一時期也是股票市場由牛轉熊的拐點,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也對余額寶的分流產生一定影響,與余額寶規模縮水相對應的還有其7日年化收益率駛入下降通道,由15年3月的4.4%一路走低至2016年9月2.4%左右。
不過也就經歷了兩個季度短暫的縮水,余額寶的規模又像搭上了特快列車,接連突破歷史新高,并在今年3月突破萬億大關,躋身為全球最大體量貨幣市場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