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以下簡稱自貿區勞動仲裁委(院))在南沙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大樓正式揭牌。
據悉,繼今年5月份南沙成立全國首個自貿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后,南沙又成立全國首個自貿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仲裁院作為仲裁委的辦事機構,將逐步發揮在自貿區勞動仲裁機制及服務創新上的功能作用。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南沙在推動自貿區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釋放的又一積極信號。
外籍勞工增7成
近年來,南沙自貿區服務國家戰略功能能力日益凸顯,由于自貿區政策優勢,企業進駐數量大幅增長,自貿區掛牌以來新設企業37141家,全區二三產業從業人員37萬多人。此外,自貿區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企業類型更趨多樣化,包括航運物流、金融、融資租賃、跨境電商等行業經濟主體加速落戶,越來越多境外(外籍)人士在南沙創業就業。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南沙從業的臺港澳及外籍人士較自貿區掛牌前增加了73%,這些都對勞動仲裁辦案水平的專業化、高效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專門的自貿區勞動仲裁機構便應運而生。不久前,南沙勞動仲裁委就為跨境電商的員工解決了一單勞資糾紛……
孫女士是某跨境電商企業職工,該企業的實際辦公地點在南沙區外,企業未為孫女士繳納生育保險且在生育期間未向其支付工資,懷孕生產后孫女士向勞動仲裁委提請仲裁,但開庭當天企業未出席參加庭審,為及時有效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仲裁員對孫女士曉之以理,休庭建議其緩和情緒與企業嘗試調解解決,通過電話誠懇溝通后,企業方同意與孫女士案后協商調解,最終以孫女士撤銷仲裁結案,2天后孫女士與企業協商達成一致,并向仲裁員發送了企業支付款項的記錄。
切實解決跨境電商勞資問題
“無論是企業發展還是勞動者就業形式,自貿區產業發展的觸角正不斷延伸,勞動爭議也呈現出新的形態。”自貿區勞動仲裁委主任、南沙區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慶義告訴記者,以跨境電商為例,可能存在企業注冊地與實際用工地不一致的情況,部分企業傾向于通過網絡、微信等渠道開拓業務和實施內部管理。為妥善應對新形勢,勞動仲裁委正逐步強化對自貿區新型勞動關系的研判,并探索在區內推動企業建立勞動糾紛替代解決機制。記者了解到,新型案件涉及跨境電商、商務金融、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一些案件的裁決可能會在全國范圍內產生示范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沙區政府關于勞動仲裁實體化的建設中,打造了信息一體化“智能仲裁庭”。在自貿區仲裁院就可組織跨地區網絡庭審、實時監控、遠程監控庭審現場,通過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學技術,仲裁庭審工作將全程公開、全程留痕、全程可視、全程監督,實現仲裁及管理工作高度智能化運行,努力讓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金羊網記者許琛 通訊員 林正山 劉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