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平臺新一輪上市風潮正勁。這一輪上市潮引人關注,一是謀求上市的企業類型明顯多元化,二是互金平臺普遍選擇赴美上市。
宜人貸于2015年12月19日在紐交所敲鐘,成為國內互金平臺赴美上市第一股。由于監管政策與行業風向的變動,此后互金企業上市融資出現大量失敗案例,直至2017年才重新“春暖花開”。經過數輪融資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仍將海外資本市場視為最佳的融資路徑,這也為企業早期的投資者提供了資金退出的方式。新一波海外上市潮的出現,其實也是企業對當下環境做出的現實選擇。
2017年4月2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公司信而富登陸紐交所,融資6000萬美元;10月18日趣店成功登陸紐交所;10月20日,融360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計劃募資2億美元。
不同于宜人貸的網貸平臺性質以及信而富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平臺性質,趣店的本質是現金貸平臺,融360則屬于金融產品搜索和推薦平臺。
實際上,在香港市場,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動作頻頻。
9月28日,成立僅4年的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在港交所主板掛牌,股價表現強勢,一時風頭無兩。10月29日晚間,易鑫集團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若成功上市,將成為互聯網汽車金融領域“第一股”。
有意思的是,互金平臺這波上市熱潮很有可能剛剛開始。據記者了解,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說明書的和信貸、拍拍貸均有可能在近日完成掛牌。而在互聯網汽車金融領域,易鑫集團的競爭對手美利金融集團與優信二手車均存在謀求上市的巨大沖動。
而在上市路徑選擇方面,為何美國市場成為多數互金平臺的首選呢?一方面,美國市場對上市企業不做盈利要求,排隊時間較短,能夠盡快滿足投資方獲利退出的需求;另一方面,國內互聯網金融平臺成功上市帶來巨大的示范效應,加上近期美國資本市場表現活躍,互聯網公司價值也較受認可。(證券時報記者 楊卓卿)
原標題:互金平臺上市為何首選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