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隱形富豪”拿下三處萬達產業 朱孟依家族商業帝國沉浮記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劉照普 | 北京報道
朱孟依成了“接盤俠”。這位中國地產界的隱形富豪、“地下霸主”,長期隱身在媒體的聚光燈外,低調、神秘、謹小慎微,從不拋頭露面。這一次萬達持續“賣賣賣”,偶然間讓朱孟依再次浮出水面。
7月5日,投資30億元、開業僅13天的南昌西湖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南昌西湖萬達廣場”)悄然易主。工商信息顯示,南昌西湖萬達廣場投資人已由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變更為珠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珠江人壽”)。
幾乎與此同時,大同萬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崇州萬達廣場置業有限公司單一股東也于今年7月3日和7月11日由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變更為珠江人壽。
萬達集團發布聲明稱,南昌西湖萬達廣場屬于萬達直投項目、輕資產戰略的一部分,在項目簽約時就確定物業的產權屬于珠江人壽所有,現在只是建成了將產權移交給珠江人壽。
這一次,珠江人壽作為朱孟依多年來傾心打造的金融資產帝國的一部分,再次被媒體聚焦。一起被放在聚光燈下的還有他耗時近30年締造的地產旗艦——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合生創展”)以及涵蓋所有這一切的隱秘而龐大的家族商業帝國。
珠江人壽:金控帝國遭遇整治風暴
在珠江人壽股東結構中,粵財信托、廣東金控為廣東省和廣州市政府旗下產業,持股比例分別為未公開和10.88%。而珠江投資、韓建投資和廣東新南方的法人代表分別是朱一航、朱偉航和朱拉伊,前兩者是合生創展董事局主席朱孟依的兒子,后者是朱孟依的兄長,三者持股比例分別為38.55%、13.17%、13.17%,朱氏家族聯合持有珠江人壽至少64.89%的股份,處于絕對控股地位。
成立不到5年的珠江人壽,掌門人走馬燈式頻繁更換,至今已更換四任。不過,其保險業績在萬能險的推動下依舊突飛猛進。
保監會數據顯示,珠江人壽2013年首個完整經營年度總保費規模超過17億元,2014年其總保費收入便飛速增長達到100.76億元,僅用不到兩年的時間便以黑馬姿態躋身百億險企行列。據悉,這百億元的收入中,傳統的保險費收入僅為7300余萬元,其余100億元均為保戶繳納的具有投資理財性質的萬能險。2015年其保費規模達到211.3億元,萬能險高達210億元,實現凈利潤4230萬元,打破了以前壽險公司需要7~8年才能盈利的行業慣例。
自2016年寶萬之爭引發萬能險巨大爭議以來,保監會數次發布規范中短期存續產品的規定,對主要以投資理財功能為主的萬能險等短期保險產品掀起整治風暴,使得保險業重回保障功能為主的正道,類似珠江人壽在內的中小險企均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
隨著險企集團化發展,不少險企意欲通過關聯交易將吸收來的資金在集團內部流動,將險企當成股東的提款機。珠江人壽關聯交易活躍,疑似也存在類似問題。珠江人壽2015年年報顯示,與其具有關聯關系的企業近20家。2015年珠江人壽的資金信托計劃年末余額為24.9億元、企業債年末余額為104.9億元,而2014年這一數據分別為24.9億元和74.9億元,這些資金均通過關聯交易進行投放。
今年8月4日,保監會對珠江人壽下發監管函稱,2016年11月9日至12月16日對其進行“兩個加強、兩個遏制”回頭看抽查發現,其存在公司章程和議事規則不完善、人員組成不符合規定、“兩會一層”運作需要改進、關聯交易管理不完善、未對資金運用進行資本約束、償付能力制度建設和執行不規范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珠江人壽日前披露的二季度償付能力公告顯示,珠江人壽2017年第二季度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25億元,相較于2017年一季度82.93億元的保險業務收入,下降幅度高達96.09%,呈現斷崖式下降。公司凈現金流也由正轉負,由一季度的53.58億元降到二季度的-20.41億元。同時,二季度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僅為101.24%。
對此,珠江人壽在報告中稱,測試區間內,退保和費用支出在現金流中占比較大,賠付對現金流的影響不顯著。僅有在簽單保費相較上年同期下降80%,同時退保率假設為基本情景的2倍(但退保率絕對值不超過100%),才存在現金流為負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