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黃光裕案牽連,錯過房地產黃金10年
今年7月13日,合生創展公布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今年上半年合生創展合約銷售面積約33.24萬平方米,合約銷售金額44.52億元,較去年同期57.76億元下降22.9%。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獲悉,事實上,早在2004年合生創展開始投資開發占地2.5萬畝的京津新城時,就已經埋下業績下滑隱患的第一顆“地雷”。這個超級大盤囊括了別墅、溫泉度假村、酒店、高爾夫球場等各種項目,朱孟依力排眾議,數年內耗資200億元建起大量高檔別墅。然而事與愿違,新推出別墅項目銷售極為不暢,被稱為“亞洲最大空城”。
京津新城開發的背后凸顯的正是合生創展一貫的開發思路和經營邏輯。與恒大、萬科、碧桂園所采取的快周轉、快回款、加快現金流動的模式相反,合生創展采取慢周轉、高品質和高利潤的慢節奏開發模式,靠對土地儲備量的增加和土地升值來賺取高額利潤。業內人士稱,合生創展的開發模式會擠壓和占用開發商大量資金,一旦有風吹草動,企業便會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困境之中。
今年3·17新政以來,北京明確要切實增加商品住房的有效供應,督促“1300萬平方米已拿地未開工、950萬平方米已開工未入市”的在途商品住房項目盡快入市銷售。日前,北京市住建委公布了389個在途項目清單,合生創展旗下的合生霄云路8號以及合生濱江帝景赫然在列。
合生創展不斷遭遇主要人事更迭的陣痛,也嚴重拖累了業績。8年間,謝世東、武揭思、陳長纓、薛虎四位總裁相繼離職,均未坐滿3年,行政總裁一職一直未找到合適人選。朱孟依將其女兒朱桔榕推上了合生創展常務副總裁位置,同樣沒有扭轉頹勢。業內人士稱,合生創展家族化管理模式與職業經理人容易產生矛盾,進而影響職業經理人行使權力的能力,甚至可能失去重要人才,導致專業運營能力欠缺。
卷入黃光裕案,是朱孟依遭受的另一大打擊。2008年年底,朱孟依受黃光裕案牽連,被有關部門要求協助調查,并因此消失整整9個月。當時,國內經濟遭遇金融危機沖擊,相關商業銀行很快停止對合生創展放貸,使得企業一度走到生死存亡的關口。合生創展在行政總裁陳長纓的挽救下,從資金鏈斷裂的泥潭掙扎出來已屬不易,再也沒有能力大幅拿地,進行全國性的擴張和壯大。國內其他地產企業則借機急速擴張,合生創展錯失良機。
如今,接連拿下數個萬達項目,朱孟依似乎準備在他再熟悉不過的地產業再描繪一幅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