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8月8日電(倪追風)8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央網信辦、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創青春”中國青年互聯網創業大賽進入復賽評審階段。此次復賽評選結束后,將進入決賽倒計時。
大賽主辦方表示,前期初賽從來自全國各地報名的7183個參賽項目中評選出400個項目入圍復賽,此次復賽將評選出200個好項目依優質程度排名,其中排名前100的好項目將入圍8月29日舉行的半決賽。
據了解,第三屆“創青春”中國青年互聯網創業大賽自啟動以來,吸引全國各地共7183個互聯網創業項目報名參賽。涵蓋互聯網設備、電子商務、搜索引擎、網絡服務、網絡媒體、網絡游戲、網絡視頻、網絡社交等多個領域。比賽過程中由天使投資人、青年創業導師、知名企業家和互聯網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團,共同為創業項目“把脈”。
“此次大賽對青年創業者有著很好的帶動性和示范性。”大賽復賽評委、鳳岐茶社創始合伙人張恩民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對青年創業者來說,項目不成熟是普遍存在的,因為在大學中針對創業知識的課程設置和培訓十分缺乏,參與這樣的大賽能讓青年創業者了解到自身創業項目的不足之處,了解在哪些方面需要進行怎樣的改進,從而提升創業素質。
不容忽視,自國家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青年群體已日漸成為創業創新的主力軍。據清華經管學院中國創業研究中心發布的《全球創業觀察2015/2016中國報告》顯示,中國創業活動的主體是青年創業者,占創業者總體比例的41.67%。
在這一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服務和幫助青年創業群體成為重要課題。
迭代資本合伙人蔡華告訴中新網,創業賽事是輔助青年創業者非常好的手段。創業賽事能夠整合許多社會資源去服務青年創業者,青年創業者通過大賽的平臺也能夠讓更多投資機構、潛在客戶去了解自己,從工作效率上來說是性價比最高的,
蔡華曾多次擔任“創青春”中國青年互聯網創業大賽評委。作為本屆大賽的復賽評委,他表示,與往屆相比,本屆參賽項目在商業計劃書撰寫上比過去更加成熟,在商業模式方面也更有深度。但青年創業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學生,創業經驗較少,對于用戶痛點的把握也不夠準確。
蔡華也指出,大學生創業者的創業項目可以與導師的課題相結合,或是與步入社會工作的師兄師姐加深聯,進入他們的工作單位進行項目實習,加深實踐操作,提升項目品質。
作為此次復賽的評委之一,59store聯合創始人曹李發在互聯網領域創業多年。在他看來,創業大賽能為創業者提供很好的交流、競爭、相互學習氛圍,對青年創業群體的創業十分有幫助。
同時曹李發還表示,創業項目應當是創業者發自內心喜歡的東西,青年創業者切忌追尋投資風口,不要為了融資去創業,創業需要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