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之爭持續1年后監管層終于介入
隨著萬科9000字舉報信的“不合規”公開,監管層終于介入。7月22日,證監會表示,對萬科管理層及相關股東進行譴責。
7月19日,萬科突然反擊,向監管部門提交《關于提請查處鉅盛華及其控制的相關資管計劃違法違規行為的報告》,稱寶能系的九大資產管理計劃違法違規,引發市場廣泛關注。7月21日,萬科和寶能系分別收到來自深交所的監管函。
從寶能系第一次舉牌之日算起,萬科股權之爭已經持續了1年之久。22日,一直沉默的證監會終于發聲。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深圳證監局、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分別收到萬科提交的書面報告。對此,深圳證監局、深圳證券交易所立即展開調查,并已分別對鉅盛華未將權益變動相關備查文件備置于上市公司住所,萬科未履行公司決策程序且向非指定媒體提前發布未公開重大信息等違規行為,向鉅盛華、萬科發出監管函件予以警示,并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監管談話。
鄧舸表示,事件發展至今,沒有看到萬科相關股東與管理層采取有誠意、有效的措施消除分歧,相反通過各種方式激化矛盾,對此,證監會對萬科相關股東與管理層表示譴責。證監會將會同有關監管部門繼續對有關事項予以核查,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對此,萬科董秘朱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接到監管部門來函高度重視,虛心接受監管部門批評,并將積極改正。我們會配合調查,加強和監管部門的合作。”
昨日,萬科獨立董事華生再發聲,談論董事席位分配的問題,“一公司大股東若僅占股份30%,則董事會中股東代表席位大股東占30%……分類提名分類表決,這才是真正的法治市場規則。”有分析人士認為,華生在微博中的該言論或許暗示寶能最終可能會進入萬科董事會,萬寶之爭因監管層的介入可能將迎來結局,“華生的微博釋放出信號,寶能按照持股比例將獲董事席位,但因持股時間短、借錢的原因,代表比例相應縮小。”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等分析人士也認為,或許最后并不存在所謂的贏家,各方相互妥協的可能性較大。(記者 楊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