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7日,北京國貿地區高樓紛紛被大霧籠罩,當日北京雪后現霧天。北京市環保局6日首次公布了2000年——2010年北京PM2.5濃度趨勢的研究結果,結果表明十年來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呈下降趨勢。中新社記者 張浩 攝
海都閩南網訊 今天,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正式開始一小時一公布PM2.5研究性監測數據。今天9時,位于海淀車公莊西路的監測站,PM2.5的濃度為3微克/立方米,低于正在修訂的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PM2.5的濃度標準。
此前,市環保局宣布,將在春節前公布PM2.5的研究性監測數據。昨天下午,市環保監測中心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消息,今起發布PM2.5的研究性監測數據。
今天上午8時許,記者登錄環境監測中心官網的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臺看到,“全市空氣質量”欄目中已經增加了“PM2.5研究性監測”的窗口,打開窗口便可以看到從昨天上午8時至今天上午7時的每小時PM2.5研究性監測數據。上午7時的數據顯示,監測點的PM2.5濃度為40微克/立方米。8時,濃度降為17微克/立方米,9時再降至3微克/立方米。
數據顯示,PM2.5濃度較高出現在昨天13時、17時、21時和今天7時,其中昨天13時到達62微克/立方米。濃度較低出現在昨天12時、15時、18時、23時和今天3時至5時、9時,最低為3微克/立方米。
數據來源的監測點位于海淀區車公莊西路的環保監測中心。環保專家表示,該監測數據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北京西部城區的空氣質量情況。根據目前正在最后修訂的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PM2.5的24小時平均濃度標準為70微克/立方米,參照這一標準,今天上午該監測點的PM2.5數值已經達標。
不過記者注意到,離此站點最近的西城官園監測站上午7點的PM10數據僅為5微克/立方米,而PM10包含了PM2.5,通常情況下,PM2.5占到PM10濃度的一半左右。對此,市環保監測中心副主任趙越表示,兩個站點位置不同,無法比較,此次發布綜合觀測實驗室的研究性數據,只能代表其所在地的PM2.5濃度水平,由于國家標準尚未出臺,因此數據僅供市民參考。
據了解,在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出臺后,本市將先在6個子站開展PM2.5監測并發布數據。年底前,完成全市至少27個PM2.5監測站點建設并發布實時監測數據。
背景
PM2.5是指空氣中粒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因為其粒徑極小,因此可以通過人的呼吸道進入體內,附著了污染物質的PM2.5顆粒物對人體有較大危害。此前,環境專家表示,機動車尾氣是北京PM2.5的主要來源之一。
去年11月以來,本市連續遭遇霧霾天氣,大氣污染物不易擴散稀釋,空氣質量下降,同時也引發了公眾對PM2.5的關注。
去年底,國家環保部公布了全國監測PM2.5的時間表:2012年,在京津冀和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PM2.5和臭氧監測;2013年在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環保模范城市開展監測;2015年在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開展監測。而從2016年1月1日起,全國各地都要按照該標準向社會發布監測結果。
觀點
針對今天上午北京公布的PM2.5研究性監測數據,不少環境保護專家表示稱贊。“北京履行了承諾,帶了一個好頭”,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認為,北京的空氣質量還有待提高,而此次公布單點的數據,首先對周邊的公眾是很重要的參考。
馬軍還建議北京要增加PM2.5的監測站點,“不要局限于27個。”他表示,目前國外一些大城市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遠遠超過27個,如英國倫敦,就有超過100個PM10的監測站點,“監測站點越多,數據越豐富,對周邊市民的參考準確度就越高,服務性越強。”
北大、中科院的多位環保專家表示,接下來北京要做的是不斷建成PM2.5的監測站點,建成一個、監測一個、公布一個,在全市形成網絡。有了監測數據,有了來源分析,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
此外,還有專家建議環保部門多增加一些發布PM2.5的方式,如開發手機客戶端,并在上面實時發布數據。
防治
剛剛結束的北京市兩會上,副市長洪峰表示,北京將通過8項措施治理PM2.5,包括“煤改氣”,把燒煤鍋爐改成燒氣;淘汰老舊機動車;提高汽車燃油排放標準,油品率先實行國V標準;大面積植樹造林;加強工地揚塵管理;加強京津冀地區聯防聯控;加大工業結構調整,特別是對揮發性工業的調整;加強生態環境治理。
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去年本市更新淘汰老舊機動車22.4萬輛,新增純電動車1100輛。單位地區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全面下降。今年本市將力爭再淘汰15萬輛老舊機動車;做好核心區非文保戶1萬戶煤改清潔能源工作,確保主要污染物濃度均下降2%。
備受關注的PM2.5治理,日前已被正式列為本次人代會的三項議案之一,交市政府辦理,由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記者張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