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臺灣著名作家、鄉土文學代表、《人間》雜志創始人陳映真在北京去世,享年79歲。他的代表作有小說《我的弟弟康雄》《上班族的一日》《蘋果樹》等,還曾著有《中國文學史論》,其作品深受魯迅影響,以描寫城市知識分子的生活和心態為主。
![]()
陳映真
陳映真1937年生于臺灣竹南苗栗縣竹南鎮中港,筆名“陳映真”原是他早逝的孿生小哥的名字。他本名陳永善,另一筆名許南村。1961年,他于臺灣淡江文理學院英文系畢業,曾擔任中學英文教師和跨國公司職員。195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面攤》,其后發表了《我的弟弟康雄》《故鄉》等小說,在文壇脫穎而出并獨樹一幟。
1968年因組織聚讀馬列、魯迅等左翼書冊及為共產黨宣傳等罪名被捕并移送綠島,1975年獲特赦。入獄期間“對自己走過的道路進行了認真的反省,對社會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開始由一個市鎮小知識分子走向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的知識分子”。1977年,他參與鄉土文學論戰,1983年赴美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曾獲“吳濁流文學獎”及中國時報“小說推薦獎”。1985年,他創辦《人間》雜志,以其社會責任感和倡導社會公平正義的左翼立場影響了一代年輕人。
陳映真始終堅持中國統一,1988年參與成立中國統一聯盟,擔任創盟主席,為促進兩岸和平統一而不懈地工作。1988年人間出版社出版《陳映真作品集》十五卷。2001年洪范書店出版《陳映真小說集》六卷。陳映真的重要文集還有《陳映真散文集》,評論集《知識人的偏見》《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等。
2006年,陳映真定居北京,2010年獲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是首位加入此協會的臺灣人。2006年9月26日,陳映真第一次中風入住北京朝陽醫院。過去十年,因健康原因,陳映真一直在北京接受治療。鑒于陳映真身體狀況不佳,陳映真夫人一直未同意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