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瑜伽》與《乘風破浪》之所以能在短短七天之內上演逆襲之戰,改變春節檔的格局,主要是靠口碑的發力。原本,由于韓寒的文藝氣質,《乘風破浪》并不被春節檔看好,但6.9分的豆瓣評分讓它成為春節檔的口碑冠軍,票房也隨之一路走高,直到大年初五成為春節檔全國上座率冠軍。接下來節后返工,適合文藝青年及白領口味的《乘風破浪》也被看好繼續逆襲。韓寒前天還現身上海影城謝票,并在微博表示:“因為前期都在忙制作,所以《乘風破浪》一次路演都沒能做。今天開始,我和主創們將與觀眾見面并謝票。說不定在某一場,電影放完燈亮起,你會看到我和演員們的出現。想我們來哪個城市的,請留言告訴我。”
《功夫瑜伽》更是春節檔的一匹黑馬。相比《西游伏妖篇》和《大鬧天竺》大張旗鼓的宣傳,和《乘風破浪》的主題曲爭議,《功夫瑜伽》在幾部新片中的預熱中顯得最為默默無聞,“成龍”標簽雖然鮮明卻無甚新意,尤其是去年成龍接連兩部新作上映,觀眾似乎對他已經有些審美疲勞了。但合家歡和冒險題材最終還是讓《功夫瑜伽》在春節檔脫穎而出,該片故事橫跨冰島、迪拜、印度等地,有觀眾看完評價,“感覺春節看了這部電影,幫我省了3萬元錢旅游的機票錢”;“笑點密集,打戲過癮,用眼睛在全世界旅行,家里人都看得很開心。”還有觀眾評論,“平時想帶爸媽看電影還老被拒絕。這次過年,我爸主動提出要看成龍這部片子。”
相比之下,原本被業內看好的《西游伏妖篇》和《大鬧天竺》就顯得后勁不足了。《西游伏妖篇》評分僅為5.7分,遠低于《西游降魔篇》的7.1分。很多評論認為,該片特效非常出色,但故事線明顯薄弱,各種熟悉的套路讓周星馳有“販賣情懷”之嫌,影評人“桃桃淘電影”批評:“重復再重復的喜劇爛梗,重復再重復的深情主題,看多了實在是膩。除了展示被特效放大的惡趣味與視覺奇觀外,似乎就什么也不剩了。”《大鬧天竺》更是以3.9分評分墊底,被觀眾直指是“低俗喜劇”,“感覺還是在模仿泰囧的元素,但是看起來就是覺得做作,沒意思。”
快評
票補和服務費不是良藥
在瘋狂地春節檔,一度消失的“票補”又卷土重來。所謂“票補”,是指片方或電商平臺讓利給電影院低價票的差價補貼,以低價吸引觀眾。某種程度上來看,2015年的票房推高和2016年的票房落潮都和票補的力度緊密相關。有媒體披露,今年春節,有票務平臺分別與影院約定細致的“票補政策”,只有預售、排片等情況達標,才能優先享受片方的“票補”,片方利用這一方法在影片上映之前提前鎖定大量排片,為票房沖高提供很大助力。
這個春節檔,多個電商平臺再度出現了“14.9元看電影”甚至8.8元、6.6元的超低價促銷,這也使多部影片出現了未映先熱的場面,《西游伏妖篇》的預售成績甚至達1.76億元,創造了中國影史上預售最高票房紀錄。《大鬧天竺》的預售也達到了4000多萬。
票補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營造了市場的繁榮局面,但是今年春節檔觀眾的選擇似乎也更加理性。從票房曲線不難看出,《西游伏妖篇》、《大鬧天竺》的預售優勢僅僅維持了一兩天,隨著口碑的巨大分化,這兩部影片的排片都開始下滑,反倒是預售效果不好的《功夫瑜伽》和《乘風破浪》開始逆跌上揚。可見,低價已經不再是觀眾選擇影片的最重要理由了,沒有過硬的質量做保證,再低的票價也提升不了觀眾的觀影愿望。春節檔的票補“泡沫”很快破碎,也再次提醒了電影從業者,與其拼命營銷,不如扎扎實實拍一部好電影。
另一方面,春節檔喜人的票房背后,還有“服務費”的注水。相比往年,今年春節檔的票房統計方式出現了重大變化,首次將服務費納入票房。據統計,春節檔七天的服務費達到2.03億,也就是說,如果刨除服務費,今年春節檔實際票房增長相比去年僅僅多了1億。
所謂“服務費”,指的是觀眾在線購票時被收取的網絡代售服務費,如果觀眾仔細看一看手中的電影票就能夠發現它的存在,通常一張票的服務費在2元至5元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服務費雖然被納入票房統計,但這部分費用并不參與票房分賬,也無需繳納電影專項基金,所以被看做是“注水”的票房。業內人士指出,這樣的統計方式除了能讓票房數據更好看一點之外,目前還看不到任何有利影響。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