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稱產假未完遭到單方面解雇,公司說她是無故消失半年……廣東孕婦就業歧視訴訟第一案爭執不休
是否歧視?她上法院討說法
羊城晚報訊 記者鄭旭森報道:3 月8日,本應是婦女同胞歡慶節日之時,一名女性員工李曉琴(化名)卻將廣州市海珠區某服裝輔料經營部告上法庭, 聲稱其產假還未結束便遭辭退,平等就業權被侵害,要求公司賠償精神損害并公開賠禮道歉。對此,被告公司有關人員卻稱李曉琴無故失蹤半年,公司是按照國家規定辦事。
目前法院還沒確定是否立案。原告代理人介紹稱,這是廣東孕婦就業歧視訴訟第一案。在以前同類案例中被解雇的勞動者都選擇勞動仲裁,未有直接起訴至法院的先例。
產婦:產假未完遭到解雇
據李曉琴稱,2010 年7 月, 她入職臺資企業廣州市海珠區某服裝輔料經營部,擔任“英文翻譯”一職,月薪7000 元人民幣。2010 年9 月,李曉琴發現自己懷孕。李曉琴稱, 次年3 月5 日, 她向公司提出異地分娩申請,預產期為2011 年5 月16 日,獲得公司批準。2011 年3 月,她由于孕期不適感很強, 向公司提出身體狀況不佳,不適宜繼續上班,于是請產假,也獲得了批準。2011 年4 月10 日,在與公司工作人員交接工作后, 她從4 月11 日開始休產假,并于5 月27 日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
正當李曉琴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中時,事情的發展起了變化。李曉琴稱,產假還未休完時,自己突然收到通知,被公司單方面解雇。后來,她嘗試回去上班,但公司拒絕其進入辦公場所。
遭此突變,李曉琴感到非常痛苦:“很長一段時間內,我不知如何應對。”在查詢了相關資料后,李曉琴決定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民間反歧視公益組織深圳衡平機構在獲知該情況后,為李曉琴提供了法律援助。
2012年3 月8 日,李曉琴用EMS 向廣州市海珠區法院立案庭快遞了起訴狀。李曉琴說:“公司解雇休產假的女員工, 而男員工就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這應該是一種性 別歧視。”她請求法院判決被告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0 元。
公司:員工無故消失半年
“我本身也是讀法律的,這個事情如果是真的,也用不到去法院起訴,最多就是當地的勞動部門去仲裁。仲裁無效了,再去法院。明顯這個程序超越權限。”被告公司負責人陳先生對記者表示,自己在外出差,要求記者和該公司一位郭姓女士聯系。
記者隨后撥通了郭女士電話。在郭女士口中,李曉琴離職的事情又演變成另一個版本。
郭女士稱, 李曉琴一年前沒有任何理由就沒來上班,人也消失了。“我們有去勞動局問怎么辦,又去警察局報過案。警察說十八歲以上是成年的,沒辦法管她。勞動局說,企業沒有責任管這個事情,如果員工回來找你們,就讓她來勞動局。”郭女士稱,在她印象中這個員工并未提出任何的書面請假。“我本人是沒看到過,也沒有蓋過章,也沒有簽過名。沒有這回事兒。”
記者詢問郭女士: 李曉琴是否有過口頭請假?郭女士轉而說道:“口頭請假?我本人是沒有。那段時間我剛好在出差,有機票可以證明。”郭女士表示,公司沒有其他人有權限給請假, 如果同事跟同事之間互相同意請假,既不符合法律也不符合常理。她透露李曉琴去年10 月份左右曾經有一次回到辦公室,“好像很不開心,很不愉快”。
記者詢問李曉琴是否提出過什么要求,為什么會很不愉快。郭女士并未作答,轉而厲聲反問: “如果你們單位有人消失了半年,請問你該怎么處理? ”隨后,她又說道:“我們就是按照國家規定辦事。如果有員工消失了半年,勞動局說這不是企業的工作。”
訴訟:為何不走勞動仲裁
“公司說的這種情況不可能存在,也不符合邏輯。”對于被告公司的說法,李曉琴的代理人劉建華一口否定。“孕婦產假期是受特殊保護的, 單位怕承擔責任要給錢發工資,所以就隨便找了個理由來搪塞。”
劉建華稱,他經過詳細調查,確定李曉琴有向公司交請假條,“直接遞上去給臺灣老板了”,而且原告手上還留有申請異地分娩證。“哪個人會突然就失蹤,這么多錢都不要了? 公司說這些話邏輯上根本站不住腳,任何孕產婦都不可能突然失蹤,而且原告在廣州買了社保, 按規定公司每個月要照發原工資的70%,不可能突然失蹤。”
劉建華稱, 原告原本月薪是7000 元,被公司單方面解雇后, 生活壓力非常大。
“我們希望走侵權訴訟, 為她爭取權益保障。如果說勞動爭議,只要原告沒有主動提交過辭職信,都是不能單方面解雇。”他說,海珠區法院稱此前沒有受理過類似的案子,目前還不知道立不立案。
以前的類似案例中, 當事人基本上都選擇走勞動仲裁程序,因為辭退被普遍認為是勞動爭議。此案為何不尋求勞動仲裁,而要通過法律訴訟解決?
協助本案的衡平機構反歧視項目統籌劉瀟虎稱,按照通常的情況,勞動爭議不能解決原告要求的精神損害賠償和賠禮道歉,“就算走勞動仲裁,最后也要回來走法律程序。因此我們就直接起訴了”。
劉瀟虎表示:“本案從性別歧視這個角度切入,就精神損害這部分內容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是一種很好的嘗試。與乙肝反歧視訴訟類似,這種嘗試有助于促進性別歧視訴訟的發展以及相關立法司法制度的修改完善。”
據透露, 此前劉瀟虎所在機構曾協助遭遇歧視的乙肝患者維權,最終法院依法受理了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