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溝通交流。2011年央視春晚的一首《愛我你就抱抱我》,道出了家庭教育的真諦:溝通與交流,是家長促進兒童精神成長的重要途徑。家庭教育的要訣就是家長要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溝通、交流,要關注孩子生活的各個方面、重視生活細節,特別是對待年幼的子女。
一個常年在外奔波的商人問兒子:“你希望得到什么生日禮物?”兒子毫不猶豫地說:“我希望得到的最珍貴的禮物,是您陪我過周末。”足見孩子多么渴望與父親相處,體驗家的溫暖與親情。
除了面對面的交流,以“家書”即書信的方式與子女做深度溝通,也值得今天的家長認真借鑒。晚清名臣曾國藩34年間寫了一千多封家信,其中教子書、與弟書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梁啟超幾乎每年都與孩子有書信往來,像朋友一樣對子女人生的各個方面進行深刻的教育和耐心的指導。《傅雷家書》再版9次,發行量累計達110萬冊,最長的家書長達7000多字。百余封《謝覺哉家書》,從一個家庭的變遷映射出一個時代的動蕩與革新。謝覺哉之子、著名導演謝飛感慨道:父親在書信中對子女諄諄教誨,鼓勵我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有用”不是做官,而是真正成為一個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人。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少年兒童要從小學習做人、學習立志、學習創造。這充分說明,孩子的“起跑線”在于精神成長,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要充分發揮促進兒童精神成長的優勢,讓孩子贏在“立德”的起跑線上。(作者:張英穩,單位:江蘇省海安縣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