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伊藤小學步行不到10分鐘就是華盛頓國際學校中學部,它的高中教育水平在華盛頓名列前茅,每年都有不少畢業生升入常青藤名校繼續深造。尼爾森兄妹在這里念初中,每天花在寫作業上的時間大概需要1到1個半小時。與凱莉的情況相似,除非老師有特別要求,兄妹倆的家庭作業基本不需要家長過問。如果學習上有弄不明白的地方,他們會向老師求助。
雖然美國孩子對待學習的自主意識較強,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家長忽視基礎教育,他們也希望在能力允許的范圍內將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據了解,全美約有5000多萬學生就讀于公立中小學校,其中約七成為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公立學校采取就近入學的原則,美國也有“學區房”,家長們為擇校而搬家的情況十分常見。
為了替女兒挑選合適的學校,波音公司國際公關部總監湯姆·麥克林曾帶著孩子實地考察、對比家附近多所公立和私立學校。“雖然學校硬件非常重要,但學校聲譽和學術水平是我最優先考慮的。”麥克林說。
張曉霞是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國際學校中文項目負責人,在她看來,族裔、家庭收入、家長受教育程度等未必與家庭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相關,決定家長不同表現的統一標尺是對孩子的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