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州高校連續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為此,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期將開展校園及其周邊食品安全整治。網上一份問卷調查顯示,福州大學生中,近四成學生每周至少叫三次外賣。
師大學生街,即使是雨天,不時有學生購買食品
網絡調查:
不到三成學生
給食堂投滿意票
據“問卷星”網站上的一份關于“福州大學城餐飲情況調查”問卷顯示(2013年12月開始,持續至今,目前已有5000多人參與),近四成學生表示每周至少叫三次外賣,其中每周五次以上的占到16.45%,達到十次左右的人被戲稱為“外賣王子”和“宅男”。
調查顯示,大學生選擇快餐時,最看重食物的衛生情況、質量以及味道,其中看重食品衛生情況的比例高達67.99%;其次會考慮快餐價格,大多數人的開銷在每餐8元左右。
學生為何喜歡校外就餐呢?
該調查還顯示,逾五成的受訪者認為學校食堂的餐飲一般,而投票表示滿意的,不到三成;而選擇到食堂用餐的人,其主要原因是覺得在食堂吃飯方便。“送餐速度快”“味道好”成了不少人選擇外賣快餐的原因。
“一到放學時間,食堂就特別擠,碰上周末,就喜歡‘宅’在宿舍,叫外賣。”閩江學院的鄭同學說。
記者走訪:
高校周邊餐飲店
衛生差生意卻好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了福建師范大學倉山校區旁的學生街。盡管是下雨天,學生街的入口處仍擺了十多個流動攤點,所售食品種類繁多,如臭豆腐、麻辣燙、烤魷魚等,衛生環境較差,不時有學生光顧。
據了解,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閩江學院等不少高校周邊都聚集著一大批路邊攤、小餐館以及小食品店,吸引了大批的學生群體,從而形成生意紅火的學生街或美食街。
此外,大學城各高校周邊餐飲店或流動攤點的衛生情況并不理想,不少店面屬于無證經營,甚至出現了一些餐飲黑作坊。
“這些攤點一擺就是半天,食物都露在外面,肯定沾了很多灰塵,而且裝油和調料的瓶子都很臟。”福建師范大學的小張告訴記者,食物雖然好吃,但是質量和衛生都很難保證。
據了解,用手機軟件訂餐也是當下大學生流行的訂餐方式。
“大家都喜歡用手機軟件或者在電腦網頁訂餐,因為有很多優惠,不過上面也有好多黑店。”福州大學的小陳告訴記者,實際上這些提供訂餐服務的店鋪都很小,衛生環境很差。
醫生提醒:
春季食物更易腐敗
記者采訪中發現,學生在校外就餐,吃壞肚子的情況時有發生。
“今天中午,我在師大學生街的攤點上吃了兩份豆腐,肚子就一直痛到現在。”學生小盧告訴記者,明知道不衛生,可每次經過時都忍不住去吃。
據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吳暉主任介紹,吃壞肚子的患者是醫院急診科的常見病人。隨著春季來臨,氣溫升高,濕度加大,食物更容易腐敗變質。他建議市民盡量少食用衛生狀況無保障的街頭食品,家中冰箱里也不要存放太多隔夜菜。(記者 鄭瑞洋 朱丹華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