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期結束,拿著孩子帶回來的成績報告單,從頭到腳“研讀”三遍,應該是很多家長的習慣動作。這兩天,杭城的班主任們,就在為這張成績報告單“奮筆疾書”——寫期末評語啊!為了讓家長既能全面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又避免“每年都是這么幾句”的重復感,很多老師那可真是用心,評語形式不斷升級換代,有了古文版、詩歌版、信件版、書本版等,讓家長眼前一亮。

嘉綠苑小學二年級周舒晨老師的評語,可愛的卡通圖片和文字結合。
全班44個學生 她寫了44篇小古文評語
應瑛老師,是翠苑一小文華校區六(1)班班主任。這次的期末評語,全班44個學生,她準備的居然是44篇小古文。
為什么會想到用古文來寫?應老師笑著回答,這其實不是她一個人寫的,是學生和她一起創作完成的。原來,五年級(下)和六年級(上)的語文教材中,分別有兩篇小古文《楊氏之子》和《伯牙絕弦》。在此基礎上,應老師又特地開設了小古文書香課程,增強學生的古文底蘊。在教學中她發現,學生對古文挺喜歡,于是學期最后一次古文課,她就請學生用古文寫自評、互評,包括特點、特長和不足等內容。
學生們興致很高,寫得也都非常不錯。應老師收上來一看,突然有了靈感:她逐一修改學生所寫,概括成總評,不就是給學生最好的期末評語嗎?“學生都很興奮,說這是他們小學六年收到的最特別的評語!”應老師把這個班從一年級帶到現在,想到他們再過一學期就要畢業,語氣中充滿不舍。下面就看其中幾篇評語——
陳同學:今有陳氏之女,身材嬌小,性開朗活潑,通音律,善器樂,精于畫,常有絕世佳作,惹人贊矣。與人為善,樂于助人,友眾。其尤以體育為佳,乃跳繩高手,速度之快令人瞠目。惜學業不精,望來年戒惰戒慢,學業更上一層樓。
曹同學:今有曹氏之子,高八尺,有將相之相,性豁達。嗜書,尤愛史前之事,愛棋如命。其人善作書,通外語,擅數理,精軍事,人稱“曹大帥”。惜此人言多,望來年改其短,揚其長,進步之,言精之。
俞同學:今有俞氏之子,甚聰惠,性溫和,人皆友之,體胖,喜笑,尤善吃,乃班中食仙,自稱“美食終結者”,通魔方,精二三階,會四五階,擅數理,人稱數學題庫,惜此人體胖,速慢。望來年,收其心,立其志,提其速,強其短,更上一層樓。
施同學:今有施氏之女,身瘦,人美,雙目顧盼生輝。喜笑,性情開朗活躍。博覽群書,通外語,文采出眾,妙筆生花,屢出佳作。善歌,常獲獎。精書畫,其作品受人喜。擅交友,友眾多。望來年言精之,人靜之,效率高之。
陸同學:今有陸氏之女,性溫文爾雅,與人為善,不善言辭,卻心思縝密。喜閱讀雜書,寫得一手好文,妙筆生花,屢有佳作,受眾人贊之。默默做事,不張揚,踏實勤奮。惜上課鮮有發言,望今后大膽表露心聲,學習更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