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代價
那個早晨,李寧嚼著檳榔,站在王岳海面前滔滔不絕了近10分鐘,就像在向學弟交代工作一般,條分縷析,冷靜非常。
他想表達的大意是:他創業失敗,家里沒錢了,車也抵押了。“欠條都在,你們這么多人呢,我跑不了的。”他給多名學生打過欠條,但并非所有人都有。
當天中午,李寧回到宿舍,跟室友把相同的話說了一遍。
李寧對室友說過,自己去年12月遭遇過車禍,辦理了汽車抵押手續。可是就在今年情人節,張瀟還親眼見過李寧開著那輛車出現在學校。車上放著玫瑰。他親口對張瀟說,“用了差不多一千元”買了兩束玫瑰和兩盒手工巧克力。
李寧離開宿舍后,室友們趕緊到各個貸款平臺下搜索自己的信息。他們發現,一些平臺上就算沒有欠錢記錄,也有他們的注冊信息,說明李寧都嘗試過貸款。
前一天晚上,在學校對面的小賓館里,李寧也召集了十幾個人,跟他們說了差不多同樣的話。
民警在賓館里找到了李寧。據姜陽透露,一開始,李寧甚至做了假口供,謊稱自己確實是在“創業”。
但在提審時,李寧承認自己說謊了,就是想騙錢用。
姜陽向記者轉述,李寧這樣做是“因為同學生活得比他好,他家境普通”。他的貸款都用于生活消費,“出入酒吧,一次3000元左右”,他買小轎車,給女友購物,等等。
張瀟記得,李寧對他們說過,自己的父親是包工頭,母親在上班。但王岳海聽到的版本里,李寧父親的工作變成了“在工地上班”。
“我也不知道他哪句話是真的。”張瀟無奈地說。李寧口才好、遇事冷靜是公認的,“愛裝”也是公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