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ㄔ瓨祟}:《泰晤士報》2017全球CEO母校排名:武大第七清華三十)
賈敏 編譯
《泰晤士高等教育》日前發布了2017年度全球CEO母校排名。該榜單以大學授予世界五百強首席執行官的學位數量為評選依據,共收入全球一百所大學。
世界五百強即美國《財富》雜志每年評選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在全球經濟中影響力巨大。以2015年為例,當年五百強公司的總收入為27.6萬億美元,而美國該年度的國內生產總值為18萬億美元。盡管該榜單采用的統計方法相當簡單,并受限于可以獲得的公共數據,但仍然清晰地勾勒出了這些頂級CEO的教育背景的大致情況。
占據榜首的哈佛大學共計授予了29個學位給26名五百強CEO,他們所在的公司2015年的收入總和為1.4萬億美元。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別是斯坦福大學和巴黎高等商學院。
進入《泰晤士高等教育》2017年度全球CEO母校排名的中國高校。
中國大陸地區共有17所大學入選。其中,排名最靠前的武漢大學排在第七位,共授予9個學位給5名五百強CEO,也是亞洲地區唯一一所進入前十的學校。其余16所大學分別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26)、山東大學(27)、清華大學(30)、南開大學(31),中國石油大學(35)、西南交通大學(57)、哈爾濱工業大學(58)、哈爾濱工程大學(59)、北京大學(61)、東北財經大學(61)、西安交通大學(69)、合肥工業大學(71)、北京科技大學(78)、華中科技大學(83)、上海交通大學(87)和西北工業大學(99)。
從國家和地區來看,美國共培養了231名五百強CEO,位列第一。中國大陸第二,貢獻了116名,法國、德國、英國、日本分列三到六位,各培養了68、46、40和35名。不過,這一數據與該國家地區的人口規模以及當地五百強企業的數量直接相關,大約三分之二的五百強CEO都是在公司所在地獲得的學位,因此并不能說明這些國家的高等教育體系具備顯著優勢。
洛桑國際管理學院領導力及組織行為學教授喬治·科爾里瑟(George Kohlrieser)曾擔任埃森哲、可口可樂、摩根士丹利、雀巢等多家五百強公司高級顧問,他在接受《泰晤士高等教育》采訪時表示,對于成為領袖而言個人表現比教育背景更為重要,但名校優勢也十分顯著。2017全球CEO母校排名中的前兩名,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在2016-2017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分列第六和第三位??茽柪锷J為,能夠進入哈佛這樣的學校的人本來就不平常,他們有著很強的學習動力,愿意為了達成目標而辛苦工作。并且,頂尖名校的環境也會影響學生的觀念模式,身處于高表現人群之中的人會被激勵奮進,這種時刻想要在競爭中獲勝的思維模式將激發出管理大公司所需要的雄心壯志。
法國國家教育部前副部長埃塞克商學院院長讓-米歇爾?布蘭徹(Jean-Michel Blanquer)認為,培養未來大公司CEO的前景是政府在決定高等教育投入時的一項重要考量。由于大公司需要的高級人才越來越多,他們很可能遷往人才更為充足的國家地區,而這些大公司帶來的巨額收入使得高等教育在國家經濟繁榮方面處在了中心地位。在全球化時代,高等教育將是社會和經濟的心臟。
附:《泰晤士高等教育》2017年度全球CEO母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