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處理措施:
少數受訪者會向對方妥協
假如遇到逾期未還或者被放貸方威脅的情況時,大多數受訪者表示會找家人求助或者報警,分別占67 .72%、66.43%。
值得注意的是,有4.21%受訪者表示會向對方妥協,盡管不確定受訪者的妥協是否會讓他們做出不合適的行為或者受到傷害,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相對不足。另外有2 .57%的受訪者表示會通過別的校園貸借款還錢。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處理方式可能最終會使其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中,也需引起警惕。
總的來說,調查中反映出大學生對于校園借貸產品有一定的需求,但金融和法律知識儲備卻不足。因此,針對大學生普及金融和法律知識以及樹立正確消費觀十分必要。改善校園借貸環境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大學生自身、學校、借貸平臺和相關監管部門都責無旁貸。
數據說明
本次調查選取廣州市內17所高校,采用街頭攔截調查的方式,共回收855份有效問卷。受訪者中,本科學生占69.71%,專科學生占30.29%;從年級來看,大一至大五的受訪者分別占比27 .88%、35.94%、28.00%、7.83%、0.36%;從性別來看,男生占39.53%,女生占60.47%。總的來說,調查對象涵蓋了各類高校的大學生,女生與低年級比例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