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9日是四姐妹的第十一個“寢室節(jié)”,她們相邀一起去獻血。獻血時,吳佳佳擔心身體虛弱的張先瑞,再三詢問她的身體狀況,醫(yī)生檢查后,吳佳佳才放了心。
“每次和吳佳佳出去,她都會給室友打電話挨個問要不要帶東西,回去晚了,室友也會輪流‘轟炸’她的微信催她回宿舍,她們把寢室過成了一個小家。”2016級廣播電視學專業(yè)的杞青蓉說,第一次走進519寢室,發(fā)現(xiàn)寢室整齊有序,墻上都貼了壁紙,地面一塵不染,“我還打趣問她們‘進來要不要脫鞋’。”
如今,已經(jīng)過了12次“寢室節(jié)”的4位女生,從互相看不順眼,到敞開心扉,一起分享曾經(jīng)的故事,描繪自己的人生夢想,變成了形影不離的好姐妹。1年來,她們相互鼓勵,相互扶持,收獲了融洽的人際關系,也促進了彼此的成長進步,519寢室連續(xù)兩年獲評“文明寢室”,4人中有兩人獲得了獎學金。
西區(qū)四棟519寢室四姐妹友愛的故事在校園里漸漸傳開,引發(fā)了各方關注。
在該校黨委副書記鄒少軍看來,如今的大學寢室往往成為學生矛盾的聚集地與爆發(fā)地,寢室關系一不小心也會演變成為“危險關系”,而學校往往通過學生換宿舍來化解寢室矛盾,治標不治本,4位女生自發(fā)設立“寢室節(jié)”的舉動,提供了化解矛盾的新思路,也增進了寢室文明。
在2016年12月9日四姐妹的第十二個“寢室節(jié)”到來前,該校團委決定,將4位女生的“寢室節(jié)”升格為校級的校園“寢室節(jié)”活動。當天下午,以“全是愛,全室愛,詮釋愛”為主題的首個校園“寢室節(jié)”活動在武漢傳媒學院足球場舉行。在“四姐妹”帶領下,38名學生代表登臺倡議設立“寢室節(jié)”。24個寢室在舞臺上通過4人團結(jié)協(xié)作、默契配合,完成“闖關”任務。該校2500多個寢室中的約1820個表示,將商議舉辦自己的“寢室節(jié)”。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研究專家周揮輝認為,95后一代的宿舍人際關系比較淡漠,這是獨生子女大學生自我意識表現(xiàn)強烈、集體意識淡漠、依賴社交媒體所致。寢室是大學的核心細胞,寢室情誼的淡漠不利于大學生成長,也不利于積極上進的風氣、團結(jié)協(xié)作意識、集體觀念等的形成。“寢室節(jié)”作為凝聚關系的紐帶,為高校管理者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