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上數學建模課
自建模型給112個同學排班
說起堅持,袁鵬宇講起了自己學習數學建模的經歷。
高中時期就對數學非常感興趣,大一下學期,他選修了數學建模課。課程開在周六,上午下午連著上,需要上一整天。
但是在上第一堂課的時候,老師就給他來了個“下馬威”,課程內容對大一的同學來說太難,希望大一的同學們退課,到了大二再選修。“但是我就是沒退,一方面是因為我確實對數學感興趣,另一方面也還是想挑戰一下自己,看能不能過。”
于是,袁鵬宇就成了為數不多修完這門課大一學生,并成功通過考試。“但是當時真的是很難,但是還好,我最終堅持下來了。”隨后,袁鵬宇開始參加數學建模大賽,拿了省級二等獎和美國數學建模大賽的二等獎。“我特別想沖一下美國大賽的一等獎的,但是運氣太差了。”對此,袁鵬宇頗為遺憾。
袁鵬宇(右一)和同學準備數學建模大賽。
不過,有意思的是,數學建模并不是僅僅用來比賽的,袁鵬宇就用這個解決了一個困擾了他們很久的一個問題。
學風督導隊有112名成員,要負責檢查全校專業課的上課情況。督導員只能在沒課的時候去查,但是全校的每節專業課,每棟樓都需要去查,因此,每次排一周的班,袁鵬宇都需要花好幾個小時。
“我自己學了數學建模之后,就想著不如寫個模型出來,自動輸出排班結果。”用了一個月時間,袁鵬宇建立了一個專門用來排班的數學模型,“現在只要輸入同學們的上課數據,一秒鐘,排班表就出來了!超級方面!”
“他是一個非常有效率、非常有計劃的實干派。”王龍龍是袁鵬宇在學風督導隊的同事,之前也深受手動排班之苦,他說,督導隊是全校成員最多的組織,這個排班模型做出來之后,可以說是解放了大家。
放棄“備胎”清華大學
明年全額獎學金赴美國攻讀博士學位
袁鵬宇的輔導員老師江倩這樣說:電子科大有很多評價好學生的標準,有的科研很厲害、有的學業成績非常好,但是像袁鵬宇這樣除了學霸的必備技能以外,還能做學生工作、唱歌、彈吉他、打籃球也很厲害,綜合素質高,就太難得了。
是的,憑借著良好的學業成績和過硬的綜合素質,袁鵬宇計劃本科畢業后到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因此,2016年暑假,袁鵬宇跟隨清華大學教授,到清華的宇航實驗中心,做航空航天信號處理項目。“我以后的研究方向已經確定了‘信號’方向。”
8月份,袁鵬宇申請的美國休斯敦大學的全額獎學金直博項目成功通過,在未來碩博連讀的五年,將免除他每年8900美元的學費,并提供每個月1800美元的生活費。這樣的名額,電子科大總共只有5個。在經過思量之后,他放棄了清華大學,選擇了休斯敦大學。
“我以后還是想從事科研工作,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后我們學校做教授,教學生,做科研。”袁鵬宇笑著說。
明年夏天,本科畢業之后,袁鵬宇就將奔赴美國,到休斯頓大學卡倫工程學院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從事“信號”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