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甄嬛傳》推出美國版、《步步驚心》紅遍韓國之后,近來中國網絡小說在國外網站又“火”了,尤其一個叫武俠世界網站,翻譯轉載的作品吸引諸多老外粉絲追捧。最近武俠世界又宣布與起點中文網簽下翻譯和電子出版合作協議,得到20部作品的授權。網絡小說海外走紅,能否撬動更多中國文化走出去?
武俠世界是一個專門搬運中國網絡小說的外國網站,以玄幻、武俠、仙俠小說為主,日均頁面訪問量達362萬次。其實,中國的網絡小說已在多個海外翻譯網站走紅,老外呼天喊地猛追網文一點兒都不稀罕,在晉江文學城,平均每天有一部網絡文學作品簽下海外版權。有人甚至把中國網絡文學、美國好萊塢大片、日本動漫以及韓國電視劇并稱為當下的世界文化奇觀。對于這個現象,成功創辦《開心農場》游戲,并將之推廣到全球20多個國家的唐彬森并不意外。“我覺得中國最有可能國際化的應該是中國的網絡文學,這個是一個很開放的,世界觀很多方面都不會受很多限制。以中國的網絡文學為劇本改編一些電視劇非常有前景,比如前段時間,有個網絡小說改編的《甄嬛傳》,人物形象刻畫很鮮明,但是美劇雖在技術層面上很好,但在人物刻畫和背景上是比較單薄的。這就是因為跟中國的歷史文化,積淀是不一樣的。”
據了解,在武俠世界、Gravity Tales等以翻譯中國網絡小說為主的網站上,最受外國讀者追捧的多是仙俠、玄幻等小說。武俠世界創始人賴靜平說,中國的武俠玄幻世界對國外讀者來說是嶄新的,所以格外吸引他們。一位網絡小說寫手告訴記者,他們創作時想象會更大膽、更夸張。“比如傳統小說武俠小說,主角可能是會武功、會輕功;網絡小說的話,可能發展成仙俠,主角甚至能上天。這樣一些讀者可能覺得更天馬行空。”
網絡小說的敘事手法、故事結構、人物設定等,也都更“國際化”,此外,還能夠和讀者實時互動、更貼近讀者需求。“對于讀者特別不喜歡的情節,我們就會根據讀者的反應去掉。讀者特別喜歡的人物,我們會加重他的戲份。更類似于美劇和臺灣電視劇的做法。讀者要的是完整的敘事流暢的故事,所以我們的語言都是比較完整流暢的。”這位網絡寫手告訴記者。
雖然網絡小說備受追捧,在國內外坐擁一大批粉絲,但它也存在著比如良莠不齊、抄襲模仿、片面追求點擊率等問題。在很多人眼里,網絡小說仍難登大雅之堂,甚至有人稱之為地攤文學。現在它走出國門,在文化產業走出去不時遭遇尷尬之際,上演了柳明花暗的一幕,怎么看待呢?
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說,網絡文學雖然量很多,但其實還是有一個淘汰選擇的規律。大眾參與創作雖然門檻低,一些作品可能粗制濫造,但是仍然會通過過濾的方式選出一批藝術精品。而且網絡文學是通過更民間化的形式走出去的,更有優勢。“網絡文學通過點對點精準的找到他的受眾,不管是對內傳播還是對外傳播,這種點對點的精準性都會高于我們傳統的渠道。所以從新的媒介技術上,他為網絡文學走出去提供了更好的技術基礎。”
中國網絡文學雖然受到詬病,但不可否認,很多還是以中國文化為底色的,中國文化、歷史和神話傳說的元素隨處可見,這種東方的神秘色彩吸引國外對中國文化的渴求與好奇。文學評論家李敬澤說,中國文化輸出,過去更多經過文學獎、圖書展、電影節、版權輸出等主流渠道,而網絡小說的突破,真正意味著中國流行文化走進歐美民眾的日常生活。讀者看書、追更、互動、評論,這才是完整的網絡文學文化。
而尹鴻分析,網絡文學的走紅,也會撬動更多中國文化走出去。
尹鴻認為:“它也會成為新的ip,也可能進入到其他的藝術題材的創作中,甚至會作為一些元素進入其他作品中去。而且他也會帶動更多對中國的關注,對中國品牌的關注。互聯網文學在這方面他的帶動性比傳統文學還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