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學業(yè)提升班
補習能補出學霸嗎
■故事
夜已深,時鐘已指向十點,“滴答”“滴答”之聲令張女士心煩氣躁。兒子睡眼迷蒙,可小手依然沒停,因為作業(yè)還沒寫完。自從兒子上三年級成績下滑被老師約談之后,張女士就立馬找了家教。平時,家教每天補兩小時數學、一小時語文,周末補兩小時英語。
兒子很聽話,甚至停掉了喜歡的籃球課。但上完私課再寫學校作業(yè),時間根本不夠用,壯壯每天都要寫到十點多。張女士特別焦慮:“現(xiàn)在每個月補習費近8000,我愿意花這個錢,但孩子成績卻不見提高,四年級后該怎么辦呢?所以寒假一定要繼續(xù)補啊。”
孩子上高年級的杜女士,因女兒成績不錯,并無這種學業(yè)煩惱。但等女兒步入五年級,杜女士還是給女兒報了語數外三科學業(yè)班。語文方面,孩子參加了一個杯賽,得 了三等獎;但孩子的數學思維考試卻在三十分左右。杜女士覺得很懊悔:“同學都是三年級就報了,我給孩子報的太晚了,導致她跟不上。我對女兒不強求,只要她 樂意上就行。這對思維是有幫助的,孩子即使現(xiàn)在沒學好,等她上初中了也能用的上。”
記者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三年級是孩子報學業(yè)班的一個分水嶺,寒暑假更是高峰期。很多家長表示,課外機構最大的優(yōu)點是優(yōu)質的服務性和教育的針對性。如果孩子對課不滿 意或對老師不滿意,可以隨時調整,很多孩子是被同學推薦過來的。為保證續(xù)班率,這些老師會關注到每個孩子的差異,甚至關注到孩子生活方面的問題,青春期叛 逆、親子溝通、學校的作業(yè),只要家長來問都會幫著解答。當然,最受家長關注的還是孩子成績得到了提高,滿足了家長希望通過補習讓孩子成為學霸的初衷。
也有很多家長持觀望態(tài)度,堅決反對報班。孩子上四年級的王先生,很不贊同把孩子的時間都花在知識學習上。“孩子這么小,把時間都花費在學習上,是否值得?應 該多花時間去閱讀去運動。雖然我身邊很多孩子都報了,但我還是不愿意把孩子最寶貴的時間花費在補習班上。”對此,一所重點中學的數學老師也持否定態(tài)度: “一些培訓機構的套路和捷徑讓孩子思維固化,產生定式,不去思考,透支學習能力,孩子的后續(xù)發(fā)展力自然減弱。”
關鍵詞興趣班
傳統(tǒng)文化類興趣班“火”了
■故事
這 個寒假,要不要再給女兒報一個她感興趣的水墨畫班,最近,張女士正為此糾結。女兒是學校舞蹈精品隊的,假期要參加學校的舞蹈集訓,還要參加中國歌劇舞劇院 的舞蹈八級考試。“寒假的最后一周已經預約了科技館的實驗項目,還要回老家,寒假也算‘滿滿當當’了。”但最近,小靜饒有興趣地說起有同學報了美術培訓 班,其中有她喜歡的水墨畫、粉筆畫、油畫等。張女士擔心女兒太累,但又怕壓制了孩子興趣,她計劃周末組織一次家庭會議,“集中討論一下”。
今年寒假,王女士決定“以靜制動”,把兒子送進少年宮學泥塑。以前,兒子所上的興趣班主要是機器人、籃球、跆拳道等,“現(xiàn)在希望孩子更能坐得住,更加細心,在學校時孩子也接觸了泥塑,還比較有興趣,就希望他把這個作為興趣、特長來學習、發(fā)展。”
記者在幾個家長群里進行了一個小規(guī)模的調查,發(fā)現(xiàn)愿意為孩子報泥塑、剪紙、水墨、書法等傳統(tǒng)文化類培訓班的家長不在少數,不少家長在報班清單中至少有一個傳統(tǒng)項目。隨著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的普及開展,及考試杠桿的調節(jié),傳統(tǒng)文化培訓受到家長們的普遍重視。
相應的,不少培訓機構也新增或重視起傳統(tǒng)項目,包括“琴棋書畫”等。翰雍書法教育特別開設了寒假春聯(lián)培訓班,內容包括毛筆筆法講解與練習、年俗文化講授、春聯(lián)創(chuàng)作等內容,據介紹,招生信息發(fā)布后,報名比較火爆,每天打電話咨詢的家長也非常多。
在 很多家長看來,送孩子學習傳統(tǒng)文化項目,并不只是讓孩子增加一個技能,而是希望借此影響孩子的性格、精氣神。不過,興趣特長類培訓目前市場蕪雜,加之對一 些項目缺乏專業(yè)常識,家長選擇起來容易迷失。翰雍教育校長楊邕建議,首先要看其資質,是否是正規(guī)注冊的教育機構并簽訂入學協(xié)議,再者要認真考察其硬件和軟 件,硬件包括教學環(huán)境是否安全,教具是否完備,保障設施是否齊整等,“軟件方面,最好是上一次體驗課,看教師是否專業(yè),教材有無特色,教法是否科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