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屬于科學的比賽要的就是“沒有門檻”
作為今年的冠軍隊伍成員,武斌即將獲得赴德國交流學習的機會,這被他稱為“意外之喜”。他更在意的,是比賽過程中自己無形的收獲。對于在一所普通院校的他而言,比賽中“見識到了很多東西,每個人的思維都有局限性。可能自己覺得困難的,別人那里都有好的方法可以解決”。
“那種一下子豁然開朗的狀態真的會讓人興奮。”他總結道。
三星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張元基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他說,“自己看到了眾多愛好科技的學生,用他們貼近生活、創意無限的作品,印證著自己對科學的執著和喜愛”。同時,所有參賽者一路比拼建立起來的友誼更是一生的財富。
這同樣是在武斌眼中,這場科學大賽最有“魔力”的地方。事實上,在短短80天報名時間內,賽事即招募到10411支參賽隊伍,再次刷新了這一賽事的歷史記錄,參賽選手更是高達3萬余名。
值得注意的是,報名的參賽者中,既有國內頂尖名校的佼佼者,也有諸多普通院校的普通學生。從最終獲獎名單來看,也是各有千秋。普通院校的參賽隊伍甚至包攬了多個項目的冠亞季軍。
中國科學技術館副館長龐曉東,一步步看著這場由中國科協科普部、共青團中央學校部主辦,中國三星獨家贊助的大賽走過4年。
在最終的頒獎現場,當來自中國科協的領導一本正經地念出“飆車老司機”“蛋蛋隊”“蜘蛛俠隊”這些獲獎隊伍名稱時,臺下的年輕觀眾用力鼓著掌也笑著,有人說,那一刻感受到了青春的氣息和大賽的包容度。
三星集團大中華區副總裁王幼燕告訴記者,未來,大賽的范圍還將擴大。在本屆,大賽已經從比賽本身擴展到了大學論壇和成果實際運用,下一步,將在三星建立的150所小學里引進科普教育,為中國加入創新型國家“貢獻一點力量”。
此外,三星還計劃未來在大賽中格外對女性青年科學愛好者給予支持。“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我們也希望能盡全力給年輕的熱愛科學的女生提供機會”。王幼燕說。
2016年12月22日,總決賽落下帷幕。但龐曉東認為,這場屬于中國青少年的科普創新夢還將繼續。很快,中國科學技術館就將開辟專門的展廳,負責展示歷屆比賽的優秀作品。
展廳不會很大,但龐曉東覺得,那里會變成一個珍貴的“博物館”,記錄新一代青少年科學夢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