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20周年,12月25日,2017年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暨工作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召開。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出席會議并講話。全國學聯、中宣部宣教局、中央文明辦三局、教育部思政司、團中央學校部、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以及有關高校黨委負責同志和部分高校團委書記、學生代表參加研討會。
據了解,1983年,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在紀念“一二·九”運動48周年之際發出了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周”的號召,得到了高校團學組織和青年學生的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此后社會實踐活動不斷拓展。從1997年開始,在國家有關部委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總體框架下,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在每年暑期都組織開展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迄今整整二十年。20年來,累計有數千萬人次的青年學生在火熱的實踐中收獲成長,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已成為當代中國青年運動中一道“亮麗風景線”。2017年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聚焦“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主題,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組織全國、省級、校級重點實踐團隊約11.46萬支,吸引超過777.5萬人次青年學生參與,廣大青年學生圍繞理論和政策宣講、科技支農、教育關愛、文化服務、愛心醫療等領域廣泛開展實踐服務活動,并結合“迎接十九大”“一帶一路”“脫貧攻堅”等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開展了10個專項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傅振邦在講話中指出,經過二十年發展,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獨具特色的有機組成部分,要站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高校思政會議精神以及推進共青團改革攻堅的高度,對這項品牌活動再審視、再思考,在立德樹人的大局中,進一步提升活動的政治性、先進性、實效性。他強調,要深刻認識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價值,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辟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徑,引導幫助同學們在實踐中增強家國情懷、了解認識社會、樹立正確價值導向;培養了大學生對基層和群眾的樸素情感,引導幫助同學們在實踐中自省自勵、提升本領、磨練意志;架起了學校和社會之間合作的橋梁紐帶,引導幫助同學們在實踐中把握時代脈搏、積極投身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構建了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協同育人平臺,彰顯了共青團實踐育人的獨特作用。
傅振邦指出,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要常保旺盛的生命力,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實踐論,堅定不移貫徹黨的社會主義教育方針;必須堅持“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活動宗旨,始終準確把握“三下鄉”活動的目標指向和價值導向;必須堅持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引導青年學生自覺擔負起光榮的時代使命;必須堅持遵循教育教學客觀規律和尊重學生實際需求,不斷激發青年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內生動力;必須堅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注重形成強大合力推動活動縱深開展。他要求,要清醒認識“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比如,思想政治性體現不夠鮮明,與高校教育教學大局結合得不夠緊密,工作的精細化、科學化水平不高,“形式主義”實踐在一定范圍存在等。
傅振邦強調,黨的十九大標定了新的歷史方位,開啟了黨和國家發展的新征程。要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進一步聚焦立德樹人功能定位,做到“鑄魂定向、培苗育才、服務大局”;要以青年學生為中心,進一步拓展活動內涵,推動實踐活動“向上”與“向下”相結合,推動暑期實踐和寒假實踐相結合,推動整體組織實施和學生自主參與相結合;要以充分調動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方向,進一步優化工作格局體系,進一步明確各層級職責、鞏固三級工作體系,做到統分結合,教學相長;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進一步加強頂層制度設計,建立健全資源有效供給機制,依托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規范化開展;要以績效評價為導向,進一步突出成果運用,積極促進社會實踐成果轉化為學術成果,轉化為創新創業成果,轉化為影響公共政策的智庫產品。
教育部思政司負責同志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出深入推進新時代實踐育人工作要堅持“三個一”,即“一條線”貫穿——以學習十九大、宣傳十九大、貫徹十九大為主線,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一體化”育人——深入實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建立多層面一體化的育人工作體系,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一公里”打通——通過構建協同的實踐育人共同體,制定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為一體的考核評價體系,打通最后一公里,讓社會實踐活動真正取得實效。研討會上,團中央學校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2017年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情況,團北京市委、浙江大學黨委、清華大學團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團委有關負責同志以及南開大學學生代表做了交流發言。此外,會上還發布了《青春實踐路——“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指南》,與會領導為2017年“鏡頭中的三下鄉”活動獲獎代表頒獎。(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李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