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燦星制作攜手江蘇衛視打造的《歌聲的翅膀》本周日晚20:30將播出最后一期,作為這檔少兒音樂真人秀的輔導員,孫楠在錄制周期的幾個月中也和孩子們培養了深厚的感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笑言:“在家帶孩子,來了這里就是帶更多的孩子。”
和孩子交往應該“以心易心”
當被記者問到最開始是抱著什么樣的初衷來當擔任評審時,孫楠特意糾正了自己不是“評審”,而是“輔導員”,他用“帶著孩子們一起玩,在音樂中找到快樂”來形容自己在這檔節目中的職責:“因為我是一個父親,在家里也是帶孩子,到了《歌聲的翅膀》就是帶更多的孩子,很有樂趣。”
孫楠坦言孩子們的熱情和純真讓他深受感染。一些原創小歌手在創作、填詞方面無師自通,而一些孩子則深深熱愛著中國民歌,甚至有著比大人更為深刻的認識,這讓孫楠直呼“很受教育”:“雖然孩子們年齡還小,但是音樂帶給他們廣闊的空間非常大。”
舞臺上是孩子們的輔導員,舞臺下則是孩子們的“楠爸爸”,錄制間隙中,孫楠常常被一群孩子圍著要簽名。和他們一起嬉笑玩耍,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孩子王”。談到自己在節目中如何與孩子們打成一片時,孫楠則說“以心易心”:“你把心交給他們,自然回饋的都是真心。孩子們沒有虛偽的客套,都是純真直接的反應,在孩子面前來不了半點虛假。”
教育孩子也需適當嚴格
節目中各位輔導員因為不同教育方式而進行的討論,成為很多網友熱議的話題。孫楠認為教育方式絕不拘泥于一種,要用不同的態度來對待不同的事情,甚至對男孩和女孩之間的態度都不一樣。
孫楠對孩子們上網方面的問題要求尤其嚴格,他表示今年17歲的大女兒也只會在每周六有三個小時的上網時間,兒子和小女兒則是“絕對禁止”,“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當他們習慣于這樣五彩繽紛的網絡世界之后,任何一個老師給他講課他都不會覺得精彩,他都會覺得無聊。當他有了自我的控制力之后,十五六歲左右,他需要去接觸一些新鮮的東西,到那個時候也不遲。過早的進入網絡世界會剝奪很多想象的空間,進入網絡之后孩子完全是被動的,跟著網絡就走了,他自己的思維空間會減少,所以我比較反對十六歲以下的孩子進入網絡世界。”
經歷了一整期的節目錄制,孫楠也對自己想要堅持推行“學堂樂歌”的理念更為堅定,他認為孩子們應該在合適的年紀聽適合的歌,歌曲應該能夠表達孩子們想要表達的東西,如果能通過音樂學習到一些這個年紀應該汲取的知識就更好了,“童謠和音樂其實應該是孩子那個年齡比較容易的一種學習模式。比如一些古詩詞的唱誦,我們可能背一首古詩很枯燥,但是變成一首歌很容易就背下來了”。 華商報記者 羅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