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后來回憶,當年香港歌壇甚至有個不成文的習慣,到臺灣地區發展,一定要唱一首黃國倫的歌。一些著名歌手會專門請他飛到香港,大家圍一桌吃飯,歌手問他:“黃老師,你帶什么歌給我?”他就開始分歌,這首給你,那首給他。
很快就有唱片公司問,黃國倫老師,你要不要自己唱?
為別人寫歌,相當于把自己生的孩子送給別家養,他當然想自己唱。他是歌手出道,歌壇成名以來,已儲備了兩年,他想,是時候給大家一個展示了。一共有八家唱片公司提供了報酬優厚的合同。其中一家在約談時,直接在桌面摞了一堆現金要他點頭。但他沒要這些錢。出于某種音樂人的尊嚴感,黃國倫只提出唯一的條件:直到混音完成前都不許聽他的作品,以排除所有被迫改歌的可能性。
如果他把寫過的當紅金曲集結成碟,自己翻唱一遍,這將是一張穩賺不賠的專輯。唱片公司準備斥巨資為他拍攝一支輝煌登場的MV,把所有唱過他作品的明星請來,迎他出場。但是黃國倫卻選擇走了另外一條路。除了幾首舊歌,新專輯里出現了一些福音歌曲。其中的《傳道書》,唱了整段《圣經》章節。另一首《奇異恩典》,是首古老的詩歌, 黃國倫專程飛到美國田納西州,請黑人唱詩班為他伴唱。他想探討更宏大的命題,生命的意義,宇宙的真理,人生的價值。專輯命名《天使》,取了個高蹈的抽象概念:祈求亂世中有“天使”,撫慰世人心。同年,該專輯入圍了金曲獎最佳專輯制作人獎。
知名樂評人王祖壽評論:“這是我近年來聽到最入耳動聽的專輯,但它注定寂寞。這張專輯歌頌大情大愛,而現代人只關心小情小愛。”唱片公司高層聽了《天使》后,默默把原本計劃在美國大峽谷拍攝的MV,將就移回到臺灣地區一個海邊浴場了事。黃國倫又嫌電視綜藝嬉鬧聒噪,不大愿意配合宣傳,只上了很少的電臺節目,宣傳效果慘淡。
專輯上市后,悄無聲息。有次他逛唱片店,看見自己的專輯擺在角落,落了一面灰。不久,當初搶著要他的唱片公司,斷然和他解了約。
1997年,唱片市場開始走下坡,隨后是猖獗的盜版,唱片業進入寒冬。業內許多制作人開始轉行,尋找新出路。1999年,黃國倫找到滾石唱片老板談合作。在滾石幫助下,他成立了一個福音流行唱片品牌“基力音樂”,由他經營。
黃國倫把基力音樂視為人生志業。他租一間小辦公室,雇了十幾個人,全心投入福音音樂的制作推廣。2000年,他推出了自己的雙專輯《天地》。《天》是福音歌,《地》是流行歌。兩張專輯統共賣出十萬張上下,這在慘淡的唱片市場是個不錯的銷售成績。但那是黃國倫跑了無數福音演唱會,一場一場簽售出來的。可僅僅過了一年多,滾石唱片在經營壓力下改組,從基力撤資。他自掏腰包又茍延殘喘一年,還是不支垮掉。員工一個一個撤出工作室。
年逾四十時,黃國倫失業破產,他的夢想錄音室也變賣了。第一段婚姻失敗。他什么都沒了,常常覺得心臟疼痛。有醫生說他有心臟病,另幾個說,那是抑郁癥。最絕望時他開車到海邊吶喊,“上帝,你為什么遺棄我?”有兩三年,他逃避了信仰,不再去教會。
2005年,黃國倫幾乎已從唱片業消失。他躲到一個電臺當DJ,電臺非常小,沒什么收聽率,有天卻來了一個大明星,瑞典小天后琳恩·瑪蓮到臺灣地區宣傳專輯,她翻唱了《我愿意》,為此特地上了黃國倫的電臺節目。英文版歌名是《Still Here》,聽說琳恩·瑪蓮只花了十分鐘填好詞。在錄播間,她在黃國倫面前唱起這首歌:“我知道你受傷了,你一直在偽裝你自己,這幾年過的很不好,你一直在逃避……”當旋律響起,黃國倫哭得一塌糊涂。他說:94年我對上帝唱出《我愿意》,后來我不愿意了。 十年后收到來自上帝的回信《Still Here》,告訴我他一直還在。
一年后,電臺也倒閉了。黃國倫偶爾接點小活度日,除了去教會,幾乎不出門。
2017年8月,黃國倫和趙正平在北京錄直播,兩人都是《康熙來了》的嘉賓。拍攝:張亮。
3
2017年8月20日,抵達北京的第二天,黃國倫去錄一檔汽車品牌推廣的直播節目,主持人是另一個從“康熙”出來的綜藝咖,趙哥趙正平。
穿粉色襯衫的趙哥迎上來,屢次被小S吐槽的后天雙眼皮很醒目。
“你什么時候割的雙眼皮?”黃國倫佯裝驚訝。
“你什么時候割的包皮?”趙哥面不改色。
黃國倫和趙哥老友相聚,氣氛立刻變得非常“康熙”,空氣中充滿了愉快的氣息。大家“哈哈哈”笑成一片,導演“哈哈”完,緊接著歡笑的語調說,“這些等下都不能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