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國家外匯管理局廈門市分局在全國16個試點省市中率先啟動綠色外債業務試點。試點首日,轄內6家銀行為8家企業高效辦理綠色外債登記業務,涵蓋新能源、高科技、光學照明與現代服務等多個綠色產業領域,金額合計1154萬美元,標志著我國在打通綠色產業跨境融資通道、引導國際資本參與國內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據悉,開展綠色外債業務試點,是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該政策主要針對境內非金融企業從非居民融入本、外幣資金且專項用于支持符合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相關規定條件的綠色或低碳轉型項目,允許這類項目更少占用企業全口徑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從而擴大投資綠色發展或低碳轉型項目企業的跨境融資規模上限。同時,相關外債登記由銀行直接辦理,提升綠色外債業務辦理便利化水平,有利于吸引全球金融資源向我國綠色低碳發展等領域有序聚集。
據了解,下一步,國家外匯管理局廈門市分局將深入一線摸排企業需求,建立動態需求清單,不斷提升政策的精準性與有效性;加強試點成效的評估與總結,并鼓勵金融機構以試點為契機,開發出更多貼合市場需求的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形成“政策引領—市場響應—創新反饋”的良性循環。
(福建日報記者 林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