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激烈角逐,昨日,第三屆“蘇頌杯”未來產業技術創新賽獲獎名單出爐,38個硬核項目在決賽中勝出,分別斬獲“科技星耀獎”“創業先鋒獎”和“創新潛力獎”三大獎項,頒獎儀式昨日在廈門科學城I號孵化器舉行。
聚焦三大前沿領域
四個項目獲一等獎
本次大賽聚焦未來信息、未來健康與未來材料三大前沿領域,最終四個項目榮獲一等獎:醇氫智能混合動力系統研發及產業化(未來材料賽道)、光刃擎芯-超精密激光晶圓開槽關鍵技術及裝備產業化(未來信息賽道)、阻斷高頻次內窺鏡檢查導致傳染病風險的一次性保護器械(未來健康賽道)、基于可穿戴腦機接口的金磚國家學齡兒童腦智發育評估與提升項目(未來健康賽道)。頒獎現場,一等獎項目參賽者依次登臺,通過沉浸式演示展現其核心技術成果與市場落地潛力,讓與會者近距離感受未來產業的澎湃動能與無限潛力。
這些獲獎項目除豐厚賽事獎金外,還將獲得“蘇頌杯”合作基金加持,并享受創業輔導、產融對接、概念驗證等“全周期賦能禮包”,為項目在廈門落地生根、快速發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增設金磚賽道
參賽項目數量創新高
第三屆“蘇頌杯”于今年6月17日啟動,備受關注,共吸引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內有96個城市)的1059個項目報名,數量較上屆增長111%,創歷史新高;報名項目累計涉及2140項知識產權,匯聚碩士及以上人才5829人,其中320項為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570項源自31所“雙一流”高校,431項為海歸項目,充分彰顯賽事的高端要素集聚力與國際影響力。
和前兩屆不同的是,今年增設了金磚賽道,面向金磚成員國、伙伴國及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參賽項目主體來自中國、埃塞俄比亞、巴西、俄羅斯等12個國家的59座創新城市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創新型企業的頂尖創新團隊。
弘揚蘇頌科學精神
持續打造開放型創新生態
大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蘇頌杯”將持續打造鏈接全球創新資源、匯聚頂尖人才、吸引優質資本的開放型創新生態,為城市集聚高端創新要素,培育高層次創業團隊與未來產業骨干企業,助力廈門構建梯次發展、動能持續的“4+4+6”現代化產業體系。
廈門將進一步弘揚蘇頌科學精神,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引領工程,持續優化創新生態,強化政策支持與資源配套,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支持更多優秀創業項目與人才團隊在廈門扎根成長、共創未來。
鏈接
參賽團隊深入各區考察 不少項目擬落地廈門
為推動項目與地方產業深度融合,賽事期間組委會組織參賽團隊深入廈門各區開展產業考察,走訪廈門科學城核心區、蘇頌公園及重點產業集聚區。金磚賽道項目還特別調研了“環廈大科創生態圈”,全面了解廈門的創新生態、產業布局與營商環境。多位參賽代表表示,廈門良好的產業基礎、開放的創新政策和高效的政務服務為項目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們的項目和廈門電子信息產業契合度很高,廈門有不少我們的客戶企業。”湖南強芯科技有限公司獲得未來信息賽道一等獎,其相關負責人良先生說,他們打算將項目落地在廈門,目前正和我市相關部門協商推進。強芯科技主要基于全球獨創的智能激光開微槽技術體系,解決半導體與高端制造領域的核心痛點。
“能夠獲獎我們感到很激動,這不僅是一個賽事,也是對整個團隊的一次歷練。”江蘇上交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特聘工程師趙先生說,感謝此次大賽給了他們項目展示的機會。希望通過比賽,對接廈門相關產業,并盡快實現項目落地。該項目是未來材料賽道一等獎獲得者,憑借全球首款可適應高寒環境的醇氫增程混合動力系統,在甲醇制氫、高效燃燒與系統集成方面實現重大突破。
權威專家分享精彩觀點 蘇頌創新展同期舉行
昨日頒獎活動現場,多位權威專家分享前沿洞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康銳教授暢談技術創新與工程可靠性的融合路徑;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專家姚景濤剖析碳中和背景下的科技投資機遇;南非創新中心代表莉娜哈·內馬坦迪則聚焦金磚國家科技創新合作前景,拓展國際化視野。
作為本屆“蘇頌杯”總決賽的重要配套,蘇頌創新展同期舉行,集中展示來自全國科技企業、頂尖高校的20余項前沿創新產品,以及金磚賽道遴選出的全球10個國家25項優質科研成果。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未來信息賽道聚焦半導體裝備、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展現自主可控與算力效能方面的突破進展;未來材料賽道則呈現綠色轉型與性能躍升并進趨勢,既有服務“雙碳”目標的新能源材料,也有支撐高端制造的超精密技術,更有突破傳統物理極限的新型計算芯片;未來健康賽道瞄準主動健康與精準醫療,從創新醫療器械到前沿生物技術,展現科技守護健康的新范式;金磚賽道則突出國際合作特色,展示了科技成果在金磚國家間轉移轉化的新路徑。
(廈門日報記者 李曉平 通訊員 莊佩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