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歐洲人來中國,必會看寺廟,國人游歐洲,必會進教堂。教堂的美融合了建筑、繪畫、宗教等多方面的因素,要了解歐洲文化必須了解歐洲的教堂!
其實只要置身歐洲,尤其是天主教國家,你隨時有可能與教堂迎面撞上。說有人家處即有教堂,算不得夸張,汽車在曠野行駛,待一片房舍進入視野,首先映入眼簾的,必是教堂的尖頂。城市最大的教堂必在市中心。歐洲舊城的格局大體相仿,市中心兩處最搶眼的建筑,一為教堂,一為市政廳,市政廳前必有廣場,不遠處即是大教堂。兩者比肩而立,倒也將基督教文化教權與政權的對峙,直觀地呈現。
有人說,游歐洲,最值得看的是建筑。最宏大復雜的建筑,則非教堂莫屬。教堂大多是單體的建筑,塊然獨存,孤峰聳立。哥特式教堂尤給人奇景之感,走近了立在正門前仰視鐘樓,更覺一種懾人的威勢。
歐洲是天主教、基督教的發源地,宗教是歐洲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故西方的宗教建筑以教堂為主,隨著宗教的傳播,教堂這種宗教建筑形式也遍布世界各地,成為城市的一個組成部分。尤其歐洲的教堂,其久遠的歷史高超的建筑藝術值得贊嘆。
教堂建筑的主要功能是作為天國耶路撒冷的模型。西方教堂建筑細節預示著天國與人間兩個世界的對立。根據心理學移情原理,以高、直、尖和具有強烈向上動勢為特征的造型風格使人也有飄然欲升的意向。建筑學家指出,教堂高大拱形穹頂、繁復的尖塔及彩繪玻璃窗無不體現著宗教寓意。四面皆壁的封閉空間、彎曲的圍閉形成的穹頂及尖塔的筆直通道暗示著上一層空間的存在,這就是天堂。教堂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質的重量下感到壓抑、彷徨,而壓抑、彷徨之感正是崇拜的動因。西方教堂建筑的每處細節無不用心良苦地表達出天國與人間兩個世界的對立,人的活動內容與建筑的空間內涵是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