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十一黃金周期間,在巴黎香榭里舍大道上,一些內地游客花錢借護照只為規避奢侈品店的限購,中國消費者如今在境外形成強大的中國購買力,在美國、歐洲等市場發揮了拉動經濟增加就業的正能量。國家旅游局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游客出境旅游花費為690億美元,預計今年將達到800億美元。相對于境外消費的紅火,境內消費則略顯平淡,八天長假全國重點監測零售和餐飲企業的銷售額比去年國慶期間增長15%左右,這是2007年以來十一黃金周消費的最低增速,本土市場該如何留住購買力?第一視頻董事局主席張力軍點評。
張力軍:如何把國人的購買力留在本土市場,這確實是我們應該給予高度關注的問題。從政府的政策到企業的品牌制造,從輿論的導向到民眾的消費意識,都應該為此做出努力。首先我們應該看到,歐美等國家政府大力扶持本國的奢侈品牌對消費者實施退稅,我們國家為什么就不能進一步降低奢侈品的關稅或者再多設立一些免稅區或者免稅商店呢?如果境內外奢侈品差價不是那么大,我相信大多數國人不會遠赴國外淘寶的。
其次,我們企業雖然家族史沒有歐美的深厚,但是我們在打造培育本土奢侈品的品牌上真的做足夠了嗎?我們的企業應該通過產業鏈的升級打造出中國自己的奢侈品牌,要想留住國人的購買力這才是最根本的。再者我們的輿論在為國外奢侈品牌抬轎子的同時,我想應該更多的宣傳中國自創的優秀品牌,鼓勵國人特別是我們的明星大腕們多用國產的奢侈品,從而擴大中國奢侈品牌的影響力,也對民眾的消費意識產生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