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一醫院派駐專家為泉港群眾看病。
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瓶頸待破
醫聯體發展帶來多方共贏,但其當前發展中遇到的瓶頸也不容忽視。
例如,基層醫院醫療人力資源總體不足,各醫療領域學科帶頭人才相對缺乏,兒科、產科等科室人員欠缺,高級衛技人才不足,隊伍也還不穩定,人才“招不進、留不住”問題仍然較為突出,人才管理和政策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醫療衛生資源總量相對不足,高端技術開展不多。
此外,醫聯體在基本藥物制度配套方面也面臨一些問題。目前,附一醫院基本藥物目錄下藥物品種遠多于泉港醫院,這就是說,如果患者轉診到基層醫院進行治療,個人自付部分的藥費有時會增加。
對此,一直關注醫療改革的省政協委員雷云先生頗有感觸,他提出,醫聯體內的成員單位應該建立信息系統共享平臺,避免過度檢查,并在報銷上給予一定優惠。
他還認為,人事制度改革還需繼續深化。例如泉港醫院和附一醫院的工作人員盡管同屬事業編制,執行著同樣的人事管理制度,卻分屬不同的主管部門,基層醫務工作人員盼望能統一起來,獲得身份上的歸屬感。即使不能統一,也應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政策,健全內部收入分配機制,合理設定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項目,進一步改善基層衛技人員工作、生活待遇,調動基層醫務人員積極性。
在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要完善住院醫師、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制度,加強規范化培訓基地建設,通過基層在崗醫師轉崗培訓、全科醫生定向培養、提升基層在崗醫師學歷層次、定向委托培養大專學歷以上衛生人才、實施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等方式培養全科醫生。
在基本藥物制度方面,可整合原先兩家醫院藥品目錄,替換高價藥品為低廉有效的藥品,藥占比下降,解決沒藥、缺藥問題,為群眾節省費用,提升群眾滿意度。
雷先生同時建議,即使是緊密合作型醫聯體,基層醫院也應努力提升辦醫水平,切實轉變基層服務模式,完善以基本醫療為重點、以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切入點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采取主動服務、上門服務,巡回診療。(記者 魏桂蓮 通訊員 莊國輝 劉澤陽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