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洛江首個戶外勞動者驛站在羅溪鎮后溪村啟動,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戶外勞動者帶來了“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累可歇腳”的溫馨服務。
驛站內,只見一位環衛工大姐拿著碗筷站在微波爐旁,正準備享用今天帶來的午餐,一旁的志愿者忙著給環衛工大姐遞上一杯熱騰騰的茶水,沖散環衛工大姐身上的寒氣。
“以前在工作的時候,渴了、餓了都沒地方喝水、熱飯,現在有了這個驛站,中午吃飯的時候就可以吃上熱乎的了。”環衛工大姐周目芬表示,春節期間,他們堅守崗位,維持城市衛生整潔,而戶外勞動者驛站的存在,則“守護”了他們,讓他們心里暖暖的。
洛江首個戶外勞動者驛站
作為洛江首個戶外勞動者驛站,驛站主要服務送餐員、快遞員、網約車駕駛員、交通管理員、家政保潔員、保安員、環衛工、園林工、建筑工九類戶外勞動者。
驛站建設總投資19.5萬元,占地面積22平方米,內部配備空調、微波爐、應急藥箱、工具箱等便民設備。此外,驛站還設置了書報角,可供戶外勞動者免費閱讀。
驛站實行專干負責制
為戶外勞動者創建溫馨“小家”
為進一步優化驛站管理服務,區總工會整合多方資源,充分發揮陣地作用,為戶外勞動者提供更加便捷、更為優質、更可持續的服務。
“驛站實行專干負責制,指定鎮工會的一名專干負責驛站的日常維護及固定資產、設施管理。同時,鎮里也會選派一定數量的服務人員或志愿者,負責戶外勞動者引導接待,真正發揮驛站服務作用。”羅溪鎮黨委組織委員、鎮工會主席董清寅說道。
據悉,驛站開放時間為每天8點-18點,努力為戶外勞動者創建一個溫馨的“小家”,提高他們的幸福感、獲得感。目前,戶外勞動者驛站已成為工會關愛職工、履行職能的工作品牌,有效打通了服務戶外勞動者“最后一公里”,把工會“娘家人”的溫暖送到職工的心坎上。
下階段,洛江區總工會還將在中心城區選取適宜的公共區域,建設戶外勞動者驛站,持續聚焦戶外勞動者反映最迫切的需求,不斷完善服務設施,拓展服務功能,開展具有針對性、實用性的精細化、特色化管理及服務,加大宣傳力度,讓戶外勞動者知道來、愿意來、經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