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洛江區緊密結合養老事業發展短板實際,根據“保基本、托底線、補短板、調結構、惠老年”原則,著力改善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支撐條件,從社會保障、社會服務、宜居環境等方面明確發展目標和具體任務,積極加強老年人民生保障和服務供給,全力保障老年人基本權益。
老有所養 弱有所扶
養老保險來保障
每月15日是雙陽街道新嶺社區居民陳老伯領取養老金的日子。這天,遺失社保卡的陳老伯來到社區居委會尋求幫助,工作人員通過社區信息化平臺為陳老伯查詢遺失的卡號信息,幫助其辦理卡號變更申報手續,并叮囑老伯如果遇到問題可以隨時來咨詢。
“養老保險金我已經領了大概9年,每個月150元基礎養老保險金,加上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金180元,到現在我已經領了差不多3萬元,既可以滿足個人需求,生活得到保障,又能減輕子女負擔,非常好。”陳老伯笑著說道。
2011年7月1日,我國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洛江區根據上級部署全面推進普及。根據相關政策規定,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的人群,只需參保不用繳費,可直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隨著近些年社保標準不斷上調,老人們每月領取的養老金也逐步漲到了每月330元,保障力度不斷加強。
同時,洛江堅持好政策、好制度門到戶說,結合夜訪夜談、人口普查等工作進行入戶宣傳推廣,為群眾普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及政策等,提高群眾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知悉度、參與度。此外,優化經辦服務,引入“指尖智慧”,實現相關業務辦理高效快捷。如,雙陽街道11個社區目前已全面開展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應用推廣,群眾現在足不出社區即可辦理城鄉居民保相關業務,從“最多跑一趟”到現在“一趟不用跑”,方便了廣大群眾。
老有所樂 怡然自得
幸福院里樂陶陶
在進一步普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完善社會保障基礎上,洛江區還積極依托各村(居)委會整合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和為老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各鄉鎮紛紛推動農村幸福院及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從而實現農村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目標。
下午時分,馬甲鎮就南村的老人們不約而同地來到位于村部一樓的農村幸福院內,或是喝茶聊天,或是看劇看報,又或是以棋會友手談幾局,享受悠閑的午后時光。
為了給本村的老年人提供休閑健身場所,滿足老年人各類文體活動需求,就南村投資約15萬元改造建設農村幸福院,并于今年10月建成投用。改造后的幸福院面積達200余平方米,設有棋牌娛樂活動室、學習室、休息室和農家書屋等功能區。
“我村65歲以上的老人有238人,其中65-79歲有192人,80歲以上的有46人。居家養老幸福院的建成,極大地拓展了我村老人的老年文化生活,成為呵護老年人身心健康,解決老年人日間照料、情感交流、文體娛樂、精神慰藉等養老服務問題的重要平臺。”就南村農村幸福院負責人謝華生說道。
如今,村里的老人們每天都會到幸福院來休閑、鍛煉。每逢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村里還會在幸福院為老人舉辦集體活動,為老人送去溫暖的關懷和節日的祝福。
今年來,洛江區將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幸福院)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共投資197萬元用于建設河市鎮爐田村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馬甲鎮新庵村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羅溪鎮建興村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虹山鄉井坂村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等9個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幸福院)及馬甲鎮1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提升,目前除馬甲鎮日間照料中心尚未完工,其余已建設完成。
點亮養老幸福底色
構筑老者幸福晚年
吃不愁、常有伴。五年來,洛江區著力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努力讓全區老年人“足不出戶,樂享社區”,全面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據統計,全區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9.1447萬人,其中在領城鄉居民養老金2.4429萬人,今年已累計發放養老金近5500萬元,2020年與2015年底相比,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人均月增50元;全區建成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70個,覆蓋率達81.4%;公辦養老機構5個,民辦養老機構3家,服務設施逐步完善,養老床位數增加到1185張,其中護理型床位數575張,服務能力有較大提升;同時,自2015年起,我區通過禾康智慧養老服務中心為全區低保、特困、重殘、優撫、建檔立卡貧困戶等特殊老人及8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養老信息化基礎服務,目前已投入資金908萬元,服務7100人次,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社會保障水平。
下階段,洛江區將進一步推動全區老齡工作開展,全力完善普惠型高質量社會福利體系,落實機關事業、企業職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間的接續政策,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推進服務人員專業化,改造提升農村敬老院配套硬件設施等,使老年人享受到專業化、多元化的養老服務;強化多部門協同,有機結合“醫養”,進一步優化運行,促使醫療機構真正向養老機構注入優質資源;改善老年人居住和出行環境,持續優化老年人生活圈,樹立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理念等,全力保障老年人基本權益,讓老年人盡享美好“夕陽紅”。(陳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