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陽,孕育生機。放眼望去,湖靜溪清,波光粼粼,花繁水碧,洛江處處綻放新顏。近年來,洛江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生態”為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河湖長制規定,扎實推進河湖長制工作從“有實”向“有為”轉變,切實維護河流、水庫生態系統,改善水環境質量,著力建設生命河、生活河、生態河和美麗幸福河。
夯實責任擔當 突出源頭防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洛江始終堅持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經濟建設全過程,深化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切實管好河流最后1公里,確保河道管護不留盲區。兩年來,洛江積極履行主體責任,緊盯責任落實,各級河長及河道專管員巡河累計1.5萬多人次,解決問題達4500多個,為全區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也讓市民在水環境改善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同時,洛江及時調整和公布區、鎮兩級河湖長人員名單,進一步落實河道專管員隊伍專職化,目前,全區共設河(湖)長14名、副河(湖)長19名,流域河長3名,聘請河道專管員19名,河長隊伍不斷壯大。
堅持源頭治理、分類施策,是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的關鍵點。洛江持續強化污染源頭整治,全區規模化養殖場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配套率達100%。全區67個行政村每村至少建成一處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蓋率達100%。加大水質監測力度,積極開展水生態修復,完成木蘭溪羅溪段河道岸線及生態藍線劃定,建設10.4公里虹山鄉木蘭溪安全生態水系項目、1000平方米濕地公園,開展木蘭溪河道及萬虹路、福濱街等排洪渠清淤工作。先后投資1.2億元,新建改造污水管網28.73公里,啟動萬安街道已建雨水管網CCTV深度普查,完成萬安片區約20公里污水管網普查工作,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打好治污攻堅組合拳。
創新工作機制 形成治管合力
智能督導,注重激勵。洛江在全市率先定制開發建設“洛江智慧河長”App,各級河長、河道專管員使用手機進行巡河,巡河情況實行線上監管。各鄉鎮(街道)因地制宜采取具體措施推動專管員認真履職,雙陽街道在轄區河道邊上共安裝尋根點8個,河市鎮制定河道專管員考核獎懲制度,羅溪鎮實行河道專管員周例會制度……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轉變了河道專管員的工作作風,切實推動工作成效落地落實。
為方便河長對涉水事務管理、提高公眾監督力度、推進公共服務信息化建設,洛江水務智慧指揮中心應運而生。該中心連接轄區三條主要河流重要河道,設立“電子眼”監測點12個、水質氨氮指標自動監測點8處,并實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一旦發現河道“四亂”、水質異常,便可及時通知所在鄉鎮和區職能部門進行排查和處理,讓以往繁瑣累贅的工作程序得到有效簡化,大大節省了人力和時間投入,工作效率得到了質的飛躍。
縱合聯動,其利斷金。洛江扎實推動河湖長制工作向縱深發展,分別與臺商投資區、豐澤區、惠安縣聯合建立跨境流域及相鄰區域河湖治理保護協調聯動機制,構建“共抓共管共治”的流域治理保護格局。同時,通過引進紀委提醒監督機制,強化生態環保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助推河湖長制工作開展,有效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建立河長制特邀監督員制度,發揮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民主監督作用,積極營造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和監督河湖管理保護的良好氛圍。
抓好宣傳引導 注重營造氛圍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洛江充分借助各種媒介廣泛宣傳河湖長制工作,通過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六·五環境日”,先后舉辦“2019年‘美麗洛江·我是行動者’世界環境日”文藝晚會、開展2020年河湖長制“五看五進”主題宣傳周等活動,累計發送宣傳短信9萬多條,發放傳單5000多份,印發河長制宣傳單5萬多份,切實有效提升了群眾對河湖長制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此外,洛江積極探索特色宣傳,利用洛江城市IP形象“洛水”“仙珊”拍攝洛江區河長制宣傳片,推進河長制微電影《古橋新景》和河長制“閩南四句”宣傳工作,積極營造全社會關愛河湖、珍惜河湖、保護河湖的良好氛圍。同時,不斷激勵全民參與全省“最美基層河長”“最美民間河長”“最美河湖”和水利部“河(湖)長制微視頻公益大賽”評選活動,其中,羅溪鎮洪四村黃進成入圍全省10名“最美民間河長”,林勇民入圍全市10名“最美河道專管員”,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在參與河長制工作中的群策群力、協同治理作用,形成強大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