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抗疫的特殊洗禮,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為代表的新經濟愈發彰顯巨大的發展潛能,正成為經濟穩中求進的重要支撐點和著力點,洛江牢牢抓住這一機遇,加速新經濟搶灘布局。
推動科研項目提質增效是助力新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在鐵拓機械有限公司,切割、焊接、組裝……生產車間忙不停。

鐵拓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瀝青混凝土攪拌及再生設備的專業生產廠家,經過企業不斷創新研發,企業生產的瀝青攪拌機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今年,洛江科技局組織企業項目——惰性氣體逆流式節能加熱技術研究及裝備產業化申報國家級科技項目,獲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貼100萬,如今項目已進入中試階段。
“經過逆流設備惰性氣體加熱之后,我們的尾氣溫度只要80-100度,把能量節省下來了;我們用7500的拌缸,一小時600噸,可以滿足客戶的大產量要求,我們還有專業的遠程服務中心,通過網絡技術拉緊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并且路面的再生料利用率達到90%以上,這個設備的經濟效益就是體現在,客戶產量增大以后,差不多可節約成本20%-30%。”鐵拓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國強介紹。
據悉,今年來,洛江組織企業申報市級以上科技項目45個,其中3個國家級項目、8個省級項目已由市科技局評審后擇優推薦省科技廳,推動科研項目順利實施轉化。
在推動科研項目提質增效的同時,洛江以項目支撐,推動數字經濟趕超發展。在中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部項目現場,16臺打樁機隆隆作業,土方車來回穿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我們目前是先打地下室主樁,總的有556根,現在大概打了220根,估計再兩三個月,地下室的主樁全部可以打完,打完后我們就會進行土方開挖。”項目總工顏志華表示。
中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部位于洛江區萬安豐海路,項目總投資4.7億元,工程規模7.7萬平方米。項目擬建成大數據研發基地,集高科技展廳、研發、辦公等功能于一體,成為科技成果轉化、創業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綜合性科技創新重要支撐和服務平臺,提高泉州市自主創新能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推動泉州經濟發展和行業技術進步。
除了中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部項目,新宜物流樞紐中心、西人馬芯片項目2個省級數字經濟項目也在持續建設中。截至6月底,3個省級數字經濟項目已完成投資約4.9億元;三一筑工、維盾電氣、筑可麗建筑科技、中力機械等項目也在加快建設當中。此外,洛江加快5G建設,截至目前已完成167個5G基站建設開通,完成了主城區、智能裝備產業園等重要區域的5G信號覆蓋,為數字經濟趕超發展添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作為泉州12個新基建新經濟基地之一,以傳感芯片和智能制造產業為重點的傳感智能制造產業基地正式落地洛江,將打造成為集制造研發、電子商務、倉儲物流、金融服務和智慧園區管理為一體的新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標志著洛江新經濟發展再添新支點,洛江將推動高企群體增量擴面,加快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在搶灘新經濟中抓機遇、添后勁、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