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福建培新機械制造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可以看到,一條剛剛組裝完成的口罩生產線正在飛速運轉,技術人員緊盯機臺生產情況,及時排除故障,做好設備性能調試。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口罩等防護物資緊缺一直是防控工作開展的一大難點。福建培新機械制造實業有限公司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主動投入全自動高速口罩生產線研發、生產工作當中,僅20余天,成功完成首臺全自動高速口罩生產線研發裝配并投入試生產。
福建培新機械制造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謝開達介紹,企業從2月3日開始進行全自動高速口罩生產線研發工作,第一時間召集泉州本地的10余名技術工程師投入方案討論、設計當中。然而,設備前期研發投入大,部分技術人員受到疫情影響無法及時返崗,加之生產所需的近萬個配件涉及100多家上游供應商,資金、人員、貨源協調等成了擺在企業面前的難題。
防控就是責任,疫情就是命令。為保障企業研發生產順利推進,泉州洛江區委、區政府主動作為,為企業提供多方支持。“當獲悉培新機械公司要投入全自動高速口罩生產線研發信息后,區科技局主動靠前,第一時間組建服務專班,派駐專人進駐車間,及時為該公司提供研發經費的前期支持,幫助聯系相關技術人員提供研發技術服務,并及時協調解決在研發過程中的配件需求等相關問題。”區科技局局長杜榮文說道。
經過5天5夜的奮戰,全自動高速口罩生產線設備成功完成電腦模型開發,隨即投入到緊鑼密鼓的裝配調試當中。在企業工作了21年的調試部經理李玉昌作為技術骨干,主要負責設備的一線調試工作。“剛開始第一臺設備,我們調試時間將近一周,這一周的時間我們都工作15小時以上,加班加點把它趕出來。雖然每天工作那么長時間,但這次為了疫情,大家也都愿意這樣付出,把這個全自動高速口罩生產線盡早投入市場,生產出來使用。”李玉昌說道。
設備進入試運行階段后,為了進一步提升機臺性能,技術人員依舊加班加點奮戰在生產一線。“我們全程跟蹤設備研發、裝配、調試,現在這個工作狀況是兩班倒,每班都是12個小時。現在產量是每分鐘500個,磨合之后速度更高,很快可以達到每分鐘600個。”企業調試工杜海洋說道。
根據設計,該款設備生產效率可達800個/分鐘,經過連續24小時滿負荷運行調試,目前產能已穩定在500個/分鐘以上,企業還將通過進一步調試、磨合,逐步達到最高生產效率。
作為一家創辦35年的衛生用品機械企業,福建培新機械制造實業有限公司也將企業多年來在衛生用品生產方面積累的經驗和專利技術充分運用到此次全自動高速口罩生產線研發生產當中,在市、區兩級政府的幫助下,大大壓縮生產周期,實現高效投產。
“本來這個生產線應該至少要3個月才能完成的,能在短時間內協調到所有的供應商,召回工人進行研發生產,其實都是咱們市、區兩級領導盡力去協調解決的,甚至一些供應鏈上的問題也進行了協調,這對我們能在20余天內完成3個月量工作,起到非常大的幫助。”謝開達說道。
目前,企業生產的第二批6條生產線正在加班加點裝配調試,以最快速度供給洛江、晉江等地口罩生產企業,將有效補齊市場缺口,提高口罩產能,進一步滿足廣大市民口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