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洛江區結合交通運輸工作實際,持續推動農村公路提級改造項目,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
“自從村里公路修建改造完,我們的生活變了樣。路面變寬了,還完善了很多防護措施,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羅溪鎮垵內村村民尤傳碰向筆者說道,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尤傳碰口中那條變寬了,也變安全了的路,正是今年村里進行“單改雙”的提級改造項目。該路段由后坪頭崗亭至柑橘園,全長845米,北接S213省道,南接南安洪梅鎮,往東則可以連通萬虹路,是村民每天進出的重要道路。

過去,該路段僅為單車道,且轉彎、坡道路段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改造中,通過對急彎、陡坡等部分進行填方降坡、截彎取直,并按標準施劃道路標線,增設警示牌、防護欄,進一步提升行車安全系數,從而建成了如今寬闊平坦的雙車道。
此次“單改雙”的提級改造項目按照四級公路標準建設,目前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公路的改造,不僅消除了從南安洪梅鎮來往洛江北高速路口車輛帶來的交通隱患,同時方便村民出入,還擴寬了路面,讓大型車輛可以通過,減少村里建設項目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以及不必要的二次搬運,減輕村民負擔。”垵內村村書記尤種發說道。
在馬甲鎮溪林村雙埔片,另一條農村公路也在緊張的改造鋪設當中。現場,挖掘機正與運輸車相互配合運輸沙土,準備對最后一段改造路面進行拓寬及硬化。
馬甲鎮溪林村副主任林太成介紹,溪林村雙埔公路提級改造工程總長約2.7公里,目前已完成55%,預計12月中旬可以完工投入使用。
溪林村位于馬甲鎮東北部,距離鎮區4公里,村民收入以外出務工及農業生產為主。原先,村里只有一條窄窄的土路,每逢雨天路面就變得泥濘不堪,村民寸步難行,且路面與農田水平落差大,農機難以運作,村民耕作只能靠肩挑手扛,費時費力。
經過改造,平整干凈的村道通行無阻,不僅村民們日常出行更方便了,也為農機運作提供了條件,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道路提級改造,不僅可以提升村莊的道路狀況,方便群眾出行,也有利于經濟發展,說明我區正在逐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生活環境,提升農村村民生活水平,增強群眾幸福感和安全感。”區住建局公路建設股副股長黃泉欽說道。
今年以來,洛江區先后對河市鎮、馬甲鎮、羅溪鎮、虹山鄉部分農村公路進行提級,目前已完成農村公路提及改造總里程42.73公里,其中包括硬化提級20.73公里,“單改雙”提級22公里,總投資約2414.6萬元,完成計劃里程的102%。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時隔12年 泉州再獲國家舞臺藝術最高獎2025-11-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