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民為本,民以生為先。我們要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讓群眾共享更多發展成果,擁有更多獲得感。”在不久前結束的鯉城區第八次黨代會上,該區提出未來五年要全力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平安鯉城”建設,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密防范和依法打擊各種犯罪行為。
今年以來,鯉城公安分局堅持“以民為本、關注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和諧”工作指導思想,創新管理,多措并舉,不斷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積極創建和諧警民關系,為建設“平安鯉城”打下堅實基礎。
順民意解難題
創新規范治安管理模式
作為泉州古城的核心區,鯉城擁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近年來,隨著“東亞文化之都”縣域文化周、海絲國際藝術節主會場、亞洲藝術節“魅力文都”、央視春晚東部分會場等活動在鯉城的圓滿舉辦,該區對外美譽度不斷攀升,旅游接待人數年均增長16.7%。
新興的旅游民宿產業給治安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為解決這一難題,鯉城公安分局將蘊含文都特色的民宿納入治安管理范疇,積極創新管理理念,探索實行“旅業式”管理模式,加強對民宿人員的治安管理。
在規范民宿行業的同時,該分局借助科技,積極創新,主動作為,開發安裝“鯉城區游客登記系統”、“語音對講與視頻監控系統”、“一鍵式報警”等“安防云”管理平臺,全力服務扶持民宿行業健康發展。該分局創新民宿管理的經驗做法也在全市公安機關推進“五大提升工程”暨社區警務信息化工作現場會作典型發言得以推廣。
暖民心抓防控
積極推進“亮燈工程”
6月份以來,晚上外出散步納涼的鯉城居民會發現街上巡邏的民警肩上多了個一閃一閃發亮的小“裝備”——肩燈。這是鯉城公安分局繼落實武裝聯勤、便衣守候等主動強化社會面管控工作措施后的又一項新舉措:亮肩燈。
為提高見警率和管事率,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防控工作,自6月起,鯉城公安分局開展“亮警燈、暖民心,保平安、創滿意”活動,積極推進“亮燈工程”。該局專門新購置一批警用肩燈、警用智能平衡車,并開展網格化大巡邏。
開展“亮燈工程”以來,全區接報違法犯罪案件同比下降17.01%,共抓獲現行違法犯罪嫌疑人60人,同比上升10.2%。同時,該分局充分借鑒兄弟單位的經驗做法,啟動全局警務信息化建設工程,著力打造和升級全區首批精品警務室,并以點帶面,穩步推進全區警務工作的提檔升級,努力做到“一所一特色一亮點一品牌”,真正實現“亮燈、見人、管事”,著力解決見警率偏低問題,切實增強群眾的安全感和執法滿意度。
解民憂細清查
全力整治治安問題
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是每個城市居民的期盼,為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密防范和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今年4月以來,鯉城公安分局在全區范圍內組織開展無證照經營旅館業、出租房屋百日清查專項整治行動,以無證照旅館業、出租房屋和娛樂場所、桑拿洗浴、歌廳網吧等公共復雜場所為整治重點,采用隨機抽查、突擊檢查、暗訪調查等方式,深入排查監管盲區,嚴格查處,不留死角。
截至7月,該分局共組織11次無證照旅館業出租房屋清查專項整治行動暨禁娼禁賭專項行動,共出動警力4000多人次,清理無證旅館27家、洗浴按摩場所70多家,清理整治出租房屋1萬多戶,處罰違法出租人或管理人142人,查破刑事案件3起、治安案件13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40人、在逃人員8人,刑事拘留6人,治安處罰28人,及時清除潛在的社會治安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