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豐澤區安全生產專家工作站正式在區應急管理局成立。這是豐澤區發揮社會服務功能、提升轄區本質安全的又一重要舉措。
為了組建該工作站,確保“買得值”,一段時間來,豐澤區相關部門不斷研究相關政策、總結試點經驗、報批工作方案、簽訂服務協議、制定管理制度等等,加快探索安全生產專家工作站模式。今年以來,豐澤區多措并舉發揮專家優勢彌補安全監管短板,全力推進轄區安全形勢穩定好轉,取得了明顯成效。
找準“重難點”
專家+執法 解決部分企業安全生產“不愿抓”的問題
前段時期,在自建房加工場所消防安全整治攻堅行動中,豐澤區加快探索實施“執法+專家”監管模式。一方面,由消防救援大隊牽頭選定符合資質的第三方消防安全評估機構名單,統籌洽商自建房加工場所消防安全評查收費標準、工作模式等事宜;強化市級平臺的應用,及時掌握自建房評查服務活動情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打擊出具虛假失實報告、掛靠資質證書等違法行為。另一方面,聚焦消防安全評估機構評查時發現的隱患問題,適時開展聯合執法行動,以高壓態勢進行整治。當前,全區已摸排自建房加工場所626幢、715家,完成專家評查139家,停產停業整頓46家,取締關閉10家。
豐澤區注重推進分類分級差異化監管,聘請第三方服務機構,依據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現狀進行分類分級評定,實行“紅橙黃藍”四級管理。同時,將分類分級結果向社會公布,通過采取信用聯合懲戒等措施,倒逼企業自主加強安全管理。
找準“關鍵點”
檢查+培訓 解決企業安全生產“抓不好”的問題
豐澤區堅持試點先行,針對清源街道已先行開展街道安全生產專家工作站試點工作,鼓勵其他街道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積極拓展工作思路,切實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支撐作用,進一步彌補街道、部門的監管力量和水平不足的問題。鼓勵企業簽訂“安全管家”托管服務。目前全區已有260家企業根據自身需要自主聘請專家,累計完成企業風險評估報告251家、企業標準化建設指導4家,日常排查整改隱患近千條。建立安全監管“2+1”(2名監管人員和1名專家)模式,通過專家指導服務,讓專家幫助企業查找隱患,也讓專家向企業人員“傳道、授業、解惑”,推動企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找準“突破點”
線上+線下 解決企業安全生產“不常抓”的問題
豐澤區調整充實區安全生產專家庫,分8個組共49名專家,同時委托2家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機構對接全區8個街道,為企業提供現場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指導。區安委會組織4支安全生產服務“小分隊”和1支130名中級及以上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家隊,服務轄區涉氨制冷、粉塵涉爆、有限空間、冶金煤氣等重點工業企業,共服務企業476家,排查隱患2023條,提供專業技術咨詢202條。注重引導街道、社區創建“互聯網+安全小區”模式,委托第三方服務力量,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應急救援和演練、安全培訓等有償服務。
找準“落腳點”
平臺+機制 解決企業安全監管人才“用不好”的問題
俗話說:“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豐澤區采取政府部門購買服務模式,在區應急管理局設立安全生產專家工作站。與安全生產專業服務機構簽訂合同,由服務機構選派業務能力較強、綜合素養較高的安全生產專家定點常駐,提供安全生產技術支撐。駐點期間,專家服從區應急管理局日常管理和工作安排,服務機構不得額外安排駐點專家其他工作任務。
豐澤區還不斷完善雙重預防體系創建工作,以聘請第三方服務的方式,為轄區內企業提供安全“打包”服務,進一步開展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創建工作,努力實現創建工作規范化、標準化,隱患排查治理專業化、精準化。同時,充分利用轄區風險分級辨識成果《豐澤區區域安全生產風險評估報告》,與各行業領域企業基礎臺賬,互為補充,以急重輕緩為原則,對轄區14處重大風險,419處較大風險,389處一般風險,150處低風險,開展逐級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