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安溪金谷溪岸文藝村里,只見溪水潺潺,鄉野間人流攢動,“溪岸藝術匯·百姓大舞臺”系列活動啟動暨“天生會畫”夏日寫生活動在此拉開帷幕。這場以藝術為橋的文化盛宴,不僅為炎炎夏日注入文藝活力,更成為安溪深化“一城三香”城市IP建設、推動農文旅融合的生動實踐。
據悉,本次活動由泉州安溪文旅經濟發展指揮部指導,安溪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安溪縣教育局主辦,安溪縣金谷鎮人民政府承辦,安溪縣知航教育培訓機構揚子畫室協辦。
一支融合茶鄉元素的舞蹈節目,為活動拉開精彩帷幕。三位舞者身著青綠漸變服飾,以傘、茶簍、竹篩為道具,輕盈舞動。舞者們用靈動的舞蹈動作,演繹出茶鄉姑娘采茶、制茶的日常片段,將安溪茶文化的細膩與悠然融入每一個姿態。

圖為節目秀表演
活動伊始,安溪縣文體旅局局長蔡雅娟在致辭中表示,金谷溪岸文藝村從昔日溪畔荒灘蛻變為“全國百佳公共文化空間”,離不開陳文令先生的傾情投入與深耕細作,陳文令先生2021年從北京返鄉出資建設了藝術公園,以雕塑喚醒鄉土文脈,讓藝術真正融入大地,此次“溪岸藝術匯·百姓大舞臺”系列活動,既是展示安溪魅力的窗口,更是百姓共享藝術的舞臺。
啟動儀式上,“鏡像安溪”短視頻創作征集比賽頒獎環節備受關注。經過評選,1名創作者獲一等獎,3名創作者獲二等獎,5名創作者獲三等獎。安溪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振法、安溪縣文體旅局局長蔡雅娟、金谷鎮黨委書記楊生財等領導分別為獲獎者頒獎

圖為安溪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振法為一等獎獲獎者頒獎
隨后的創意啟動環節,陳文令先生帶領全體參與者,在主題畫布鄭重落下第一抹色彩,這一充滿儀式感的動作,正式宣告“溪岸藝術匯·百姓大舞臺”系列活動拉開帷幕。緊接著,幾十支畫筆同時揚起,身后“仰望星空”雕塑流暢的曲線,與畫布上新添的斑斕色彩相互呼應,恰似藝術掙脫桎梏,與自然完成一場飽含溫情與詩意的擁抱。陳文令先生借由這樣的藝術互動,將“藝術平等與普惠”和“每個人的表達都獨一無二”的理念傳遞給在場的大小創作者,期待他們以畫筆為羽翼,捕捉鄉野間的靈韻,勾勒出溪岸獨有的藝術風景。

圖為陳文令先生帶領全體參與者在主題畫布上點下第一抹色彩
作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天生會畫”夏日寫生活動吸引了眾多參與者。專業導師全程指導,即使零基礎的參與者也能大膽下筆。在講解員黃雙福帶領下,大家漫步溪岸,看溪水潺潺,在自然中捕捉靈感。
自由創作時段,金谷溪岸成了露天畫室。溪畔,幾個孩子坐在“金谷溪岸”的石碑前,將藝術田埂與遠處的山“拼”起來;一幅畫里,“石跳釘”成了主題,小朋友說“看見它時,便覺得生命不息”;而在另一幅速寫里,線條歪歪扭扭,卻把“星空水滴”畫得像在發光,創作者是位小學生,“我覺得它在跟星星說話”。

圖為學生們在寫生創作中
創作完成后,酵母藝術烘焙空間成為藝術交流的樂園。參與者們展示作品、分享創作故事,安溪縣美術家協會秘書長汪振生現場點評,不僅解析繪畫技巧,更關注作品傳遞的情緒,讓藝術共鳴在交流中升溫。
據悉,“天生會畫”夏日寫生活動將持續至8月底,期間游客可隨時前往金谷溪岸文藝村,在酵母藝術烘焙空間領取畫紙參與創作。8月底將評選10件優秀作品進行網絡投票,截至9月10日票數最高者可獲陳文令先生創作的“小紅人”作品一件。
值得關注的是,陳文令的兩位美國友人也親臨現場,“這里太有意思了,簡直令人驚嘆!”他們由衷贊嘆,“每一次接觸,都會被這里不可思議的藝術家、生活的人們以及美麗的鄉村所深深震撼。”情到深處,他們還唱起了紅歌,嘹亮的歌聲應和著溪水聲、孩童的歡笑聲組成了一幅優美的田園畫。

圖為來自美國的兩位藝術家與陳文令在“金谷溪岸”石碑前合影
夕陽西下時,畫布上的色彩已暈染開,人群身后,陳文令大師的雕塑群在暮色中漸成剪影,溪水流過,像在哼一首關于藝術與鄉村的歌。“溪岸藝術匯·百姓大舞臺”的大幕已拉開,而在這座由雕塑點亮的文藝村里,更多與自然、與心靈對話的藝術故事,才剛剛開始。(張錦川 曾鴻偉)

圖為參與者們在啟動儀式幕布上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