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近日,一名上海女網友在微博上曬老公年終發的各種提貨券,“老公給了我幾千元海鮮提貨券,近千元水果和泰康食品券,公務員就是好……”該微博引起軒然大波,女網友也有了火爆網絡的名字“提貨姐”。昨日她接受采訪時稱,“老公發提貨券”都是自己編的,“老公”是前男友。而網友的人肉搜索顯示,其男友2011年被錄取為黃浦區公務員,工齡近4年。(見本報今日A19版)
我們不是權威監管部門,無法調查確認“提貨姐”是因為無聊才炫耀,還是看事情鬧大了矢口否認。不過,我們依常識判斷,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提貨姐”在微博中不厭其詳地炫耀,甚至連“泰康食品券”的名號也不漏掉,如果這是虛構的,為什么獨獨提及這個食品券呢?這與生活經驗不符。其二,被網友圍觀后,“提貨姐”將相關的兩千條微博都刪除了,如果這些都是編造的,只能說她太天才了,憑著想象,就能“虛構”出這么多有關公務員福利的點滴細節。
退一步說,就算“提貨姐”事件是假的,有一點卻是千真萬確的:公務員津貼、補貼發放呈泛濫之勢。有調查顯示,各地公務員津貼補貼名目眾多,已達300多項。這些年中央監管部門幾乎年年都下發清理規范公務員津貼的紅頭文件,2011年更是在全國開展專項清查活動。有專家指出,一些發達地區公務員雖在工資賬單上“規范”了津貼補貼,暗地里卻變相發放有價證券以規避監管。
“提貨姐”事件,無疑為一些地方公務員挖空心思濫發福利作了一個生動注腳。在這背后,則是他們搞權力自肥的實質?!疤嶝浗恪笨梢砸浴疤摌嫛睘閾跫谱髯晕蚁此ⅲ瑓s無法抹去公務員亂發濫發津貼這一問題。(望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