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登陸作戰近年來已成為臺軍演訓重點(資料圖)
據透露,因應兩岸關系日趨和緩,臺軍戰略指導已調整訂定為“不讓敵人登陸立足”,臺軍現正執行的“精粹案”,即依此原則進行兵力調整。此外,臺軍“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全般戰略,也重新做先后順序調整,并改為“防衛固守、有效嚇阻”。
根據臺灣“監察院”最新完成的一份調查報告,臺軍方以往把大陸當成“唯一假想敵”的用兵思維,在發生釣魚島與菲國射殺臺漁民后,宜有所轉變,臺軍必須面對東海與南海情勢變化的新局勢來調整戰略部署。
據了解,臺軍在李登輝時代的全般戰略是“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民進黨執政后,于2000年調整為“有效嚇阻、防衛固守”,有守中帶攻寓意。戰略守勢,但戰術卻可以主動出擊。馬英九上任后,兩岸關系緩和,全般戰略遂又重新調整為“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據了解,臺“國防部”已將“不讓敵人登陸立足”訂定為最高戰略指導,這一守勢戰略已在軍事會談呈報討論,并獲馬英九同意。
臺軍防衛作戰之前采取“阻敵于彼岸、擊敵于半渡、毀敵于水際、殲敵于陣地內”戰略指導原則,李登輝時代調整為“阻敵于彼岸、擊敵于半渡、殲敵于灘岸”,陳水扁時代又將戰略指導調整為“資電先導、遏制超限、聯合制空、制海、地面防衛”。上述戰略指導,就用兵手段而言,即“殲敵于臺海海、空域”及“不將戰爭帶入本土”的作戰用兵指導。
如今再將用兵戰略指導調整為“不讓敵人登陸立足”,這是非常重大的改變,一方面顯示兩岸關系和緩,另一方面說明臺軍將致力科技、指管通情的戰力,而且認知到未來兩岸若有戰事,是先打信息戰與電子戰,以及不對稱戰,用兵重點不再是境外決戰,而是不讓假想敵登陸立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天問一號“驚鴻一瞥”!神秘阿特拉斯彗星特2025-11-06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